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31日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锦绣黔东南现代化新篇章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黔东南州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主战略、主定位,全力谋项目、大招商、兴产业、保民生、守底线、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州十五届人民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这一年,最令人振奋的是,黔东南发展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切关怀下,国务院出台了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的“新国发2号”文件,省委省政府接连出台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黔东南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意见,将“桥头堡”建设作为全省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战略布局,全州上下欢欣鼓舞,倍感振奋。14家中直单位持续帮扶黔东南,广东省和佛山市将“桥头堡”建设纳入东西部协作重要工作清单,41家省直厅局出台了支持“桥头堡”建设配套政策,与10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我州赶超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锦绣黔东南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这一年,最令人鼓舞的是,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州上下同频共振,攻坚克难,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建成投产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园区主导产业体系初现雏形,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3个季度保持全省前3位,预计全年增长3%左右。金融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黔东南“村BA”火爆出圈,被赞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和贵州文明乡风的新名片。当前的良好势头,极大提振了全州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决心!

这一年,最令人感动的是,黔东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果断处置好三穗、凯里、天柱、从江、岑巩、麻江、榕江等散发疫情,先后派出2132名医护人员和866名公安干警驰援上海、重庆、贵阳、毕节等地抗疫,广大企业捐款捐物助力抗疫,台江县群众自发筹集“千家米”回赠贵州财经大学等6家帮扶单位,“你帮我脱贫,我助你抗疫”,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面对世纪疫情,黔东南各条战线上的同志没有退缩,因为你们的坚守才还得百姓的康宁!全力抗击“6·18”特大暴雨灾害,连夜安全转移上万受灾群众,切实保障了灾后群众生命安全。科学应对罕见的夏秋冬连季干旱,保障了14.75万受灾群众的饮水安全。全力处置贵广线列车脱线事故抢险工作,及时救治受伤人员,快速转移滞留乘客,有序引导媒体舆论,在24小时内保障了线路畅通。面对困难挑战,州委带领我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凝聚起众志成城、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2022年工作回顾

主抓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谋项目,发展支撑实现新提升

二是全力大招商,经济增量实现新提升

三是全力兴产业,发展动能实现新提升

四是全力保民生,百姓实惠实现新提升

五是全力守底线,安全水平实现新提升

六是全力抓落实,行政效能实现新提升

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打好“桥头堡”建设的攻坚战、高质量发展的突围战、现代化建设的持久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谱写锦绣黔东南现代化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1%、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人均GDP达3.7万元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8万元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6%左右,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7.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3%左右;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0%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左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5万亩左右,产量在2022年基础上只增不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9%以上,入州游客、旅游人均花费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缩小。

围绕上述目标和思路,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在围绕“三篇文章”打造“桥头堡”上再创新绩

一是做好“人”的文章

二是做好“物”的文章

三是做好“产”的文章

(二)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上再创新绩

一是狠抓新型工业化

二是狠抓新型城镇化

三是狠抓农业现代化

四是狠抓旅游产业化

(三)在围绕优势资源抓招商抓项目上再创新绩

一是大力实施项目攻坚

二是全力提升招商实效

三是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四)在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创新绩

一是强化动态监测机制

二是强化产业联结机制

三是强化就业帮扶机制

四是强化易地搬迁后扶机制

五是强化帮扶协作机制

六是强化示范带动机制

(五)在围绕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再创新绩

一是推进护绿行动

二是推进扩绿行动

三是推进倡绿行动

(六)在围绕动能提升深化改革创新上再创新绩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改革

三是大力提升创新水平

(七)在围绕风险防范强化“两个更好统筹”上再创新绩

一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二是坚决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八)在围绕改善民生狠抓社会事业上再创新绩

一是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增收

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三是全力守护人民健康

四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五是全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

十件民生实事

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100人次。

⑵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小学、初中30所。

⑶启动建设黔东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50个儿童之家;完成10个养老院提升改造。

⑷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95%以上;实施乡村庭院美化行动示范村100个;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5万座。

⑸新增骨干水源工程配套管网150公里。

⑹实施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及提升工程800公里;实施普通公路危桥改造40座。

⑺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666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38万套;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221个3万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12条;新建改造城镇供排水管网265公里。

⑻新建社区健身路径或三人制篮球场20个;农体工程补充维护更新40个和提升全民健身示范站点50个;建成40个“民族团结食堂”。

⑼完成5550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⑽建成14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217个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完成110个传统村落常高压水网设施提升,完成电改8000户。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奋进新征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以政治导向、问题导向、协作导向、公廉导向、结果导向纵深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守初心,勤政为民

(二)依法行政,廉洁奉公

(三)咬定目标,团结奋斗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顾慧明 整理)

--> 2022-12-31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 1 黔东南日报 c206522.html 1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锦绣黔东南现代化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