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正豪
美丽迷人的“四道瀑”,位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榕江县平阳乡小丹江村与雷山县毛坪村交界的原始森林之中,集“姊妹岩”“鸡冠岭”“猴子岩”“凉风洞”“雷劈岩”等五个景点于一线,景点距小丹江村所在地约5公里,县城108公里。数景交融,使得此段风景洋洋大观。
迎着金秋的骄阳,我们上午八时许从榕江县城乘专车沿864县道经平阳过丹江,直往西北雷公山纵深方向前行约四个钟头,于中午十二时顺利到达风景如画的“四道瀑”,开始我们专题片的拍摄之旅。
沿“鸡冠岭”人工修筑的水泥步道蜿蜒而下直抵山脚,河水清澈透明,卵石五彩发亮,足入水中惬意至极。我们涉水越岩,赤脚于沙滩卵石之上逆水而行约千余米,俨然一幅天然巨型山水画屏展现在我们眼前:只见“四道瀑”两壁山体雄奇,险峰插天,茅藤虬蔓,古树如云,林中不时传来鸟叫虫鸣。峡口尽头,水破山开,只见水流从数米高岩级级跌落,飞珠溅玉,砰声如雷。为观各瀑之奇,犹岩壁无路,望不能极,幸好山夫野老心灵有悟,在崖壁上砍树作桥,山藤为拦,开辟一条“古栈道”,才得以前行。顺“古栈道”爬崖拉藤行走,身边急流飞泻而下,冲击河中巨石,浪花高扬,苍崖吐烟,脚下生寒,给人一种飘飘欲仙,如坠云雾之感。此道山崖锈湿难行,仅有稀少的采药人走过,除此之外人迹罕至。放眼处,四道瀑两侧岩层常受山洪冲洗,光洁照人。每级均有天然观景台,专供游人小憩。
一道瀑名“斗篷瀑”。众巨石立卧于河中,石上野藤怪树百态千姿,河水钻岩分流而出,成“斗篷状”落下数米高的“野鸭潭”。“野鸭潭”水明如镜,鱼翔浅底,常有野鸭成对成群结伴寻食、洗羽,游乐人间;二道瀑当地人称“仙人台”。这里有仙人留下的岩窝脚印,大小真切,形态各样,天地作成。据传:“ 四道瀑”原住有一条龙,未能随山洪奔回大海,为泄怨恨,它撞山破峡,闹得下游一带村庄田毁屋塌,水患成灾。当地有一青年奋勇疏通河道,终因恶龙作怪而束手无策,其情感之上苍,西王母第三女奉旨率天兵下界,降落平台之上,将“天书”技法授予青年,助他制服恶龙,开通峡道,解除水患。功成,神女天兵飞天而去,留下这千古脚印于石上。青年则化成一座石峰立于山崖之巅,永守这方山水。三道瀑为“神龟望月”。有岩形似千年神龟伏于瀑布岩壁之中,水经龟背如帘滑落,神龟翘首望天,企盼升天之期,形态逼真,呼之欲出;第四道瀑最为壮美,岩成斜面,光滑如磨,水从高处滑下,如轻丝游移,似仙女巧织云霞锦缎之状,不时弹出天籁之音,山民贯以“云缎瀑”名赞之。
四道瀑真是级级有景,瀑瀑有名,岩体翡翠玛瑙色韵,水似琼浆玉液。它的特色还在于不同水期变幻莫测,各显风流。大水时,众山之水注于一河,湍急奔腾,气势非凡,两三里外便能听到鸣声;中水时,各瀑均显形态和个性;小水时,它充满俊逸之气和清畅之调,水声如佩,婉转动人……
山涧日不能照,河水阴凉,但却有几位同行者竟脱光衣裤,在这碧水山涧洗起了“农民澡”。他们不时被水里一些顽皮的黄尾、麻勾、花腰鱼(本地称蛇花鱼)围着,这里啃一嘴,那里啄一下,弄得全身痒酥酥,肉麻麻的,让人舒心而飘然。他们说,到这里来不感受一下清泉洗涤,将是终身憾事! 我想,如能在此“四道瀑”奇松翠柏之下筑一茅庐,与青山作伴,虫鸟为邻,终日听松风流瀑,看云卷云舒,举杯共醉林中鸟鸣虫吟、河中蛙声,领略这仙山神韵,让人之烦恼随花香飘去,留一片真情常驻心田,那该是一生多么美好的享受哟!我想,古人之所以寄情于山水,大概是因为大自然能涤荡人们的心灵,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得到一种情趣上的升华吧! 朋友,你要感怀这方山水的话,非要有寻幽探胜的“徐霞客精神”才行,否则,将永远是美丽故事的听客。
玩饿了,森林中还有那毛茸茸的猕猴桃、红鲜鲜的野葡萄、黄澄澄的八月瓜、鼻涕果让你吃圆肚皮还不想撒手。累了,在这里与青山对坐,屏神敛气,把整个身心融汇到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中,让思绪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就会获得“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 的最高境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亲近的完美融合与感受,才能理解到“四道瀑”旅游美学的本质,真正进入“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人窗灵。”以心明物的境界。
夕阳西下,拍摄工作终告完成,我们告别了难舍的“四道瀑”,踏上返榕的归程,把一天的快乐留在这碧水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