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忠寿) 2022年,黄平县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利用闲置资源推动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吸引乡贤返乡创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做大特色种植产业。坚持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持续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通过村集体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流转,加强技术模式创新,围绕“一村一品”先后发展食用菌、烟叶、肉牛、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县发展食用菌黑木耳1600万棒,中药材8.5万亩,烟叶1.3万亩,野菜、油茶等特色种植1.5万亩,肉牛养殖5.3万头。
延长产业链条。聚焦食用菌、野菜、油茶、中药材太子参等优势特色产品,强化与贵州远鸿、黔东南六源鲜、贵州农博翔、黄平金牛农牧等乡贤领办龙头企业合作,打造一批综合生产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示范带动面广的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小特色”向“大产业”迈进。
做强乡村旅游。以乡村运营理念为指引,招引专业运营团队入驻与乡贤合作运营,围绕“清水江—安江—天堂—中心—学坝”凯施二级路沿线和“旧州川心—新州太翁”一城两区旅游干线,推动学坝、太翁、印地坝康养示范村创建和周边谷陇大寨、山坪、浪洞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加快沿线基础设施提升和项目业态落地,通过创作IP形象、开发文创产品、策划旅游节会等方式,助力乡村旅游迈入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