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1月07日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 黎平县洪州镇中心小学 刘章军

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内容为基础,以引导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为目标的一门课程。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导向的不断深入,新课标要求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开始意识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革新的重要性。但是研究表明,仍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都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学习情况的改善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教师应该立足于农村道德与法治发展的实际,不断地对这些因素进行剖析,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地域因素的制约

这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偏远地区教育的重视提高,农村教育中的问题得到了逐步解决。但是,由于地域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实施。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交换不够发达,导致很多学生接受到的资源很有限,因此眼界比较窄,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只有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才是最主要的,像道德与法治课只能算作副课,因此根本不能够放在眼里,他们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效果并不予以关注。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导致很多学生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不关注,这使道德与法治课的难以实施便成了一种必然。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思想道德课老师存在着教学手段落后、观念认知不足的问题。一是教学方法不够生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则拥有教学的主导性,许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内容的落实,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教学生态比较沉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外延比较广泛,但是教师在实施授课的过程中仍然固守原有的套路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措施都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学生学习的导向有偏差

由于地域因素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不正确的认知。一是在学习视域上,很多学生并没有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列为提升自己道德水平和修养的最佳契机,而是以应付考试的心态进行课程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将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学习效果较差,学习视野比较狭隘。二是在学习的方法上,许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停留在知识点的背记,以及作业、习题的反复训练上,这样单一的学习方法,在长期以后会对学生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策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在落实农村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应当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努力地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有效教学。首先,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地吸收、接纳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针对农村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先进理念进行研判,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实施,让学生重新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多元教学策略的落实。其次,要积极地投身于实践。要把自己现在施行的教法、理念、措施和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进行对比,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并在教学过程中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落实,多给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

(二)努力优化教学措施

进入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同学出现思维倾向滞后、理解能力较低、发展定位不足的问题,导致他们学习起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起来落后于其他的同学。对此,教师应当在这些学生当中实施多元的教学措施,保障他们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下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首先,要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依据,推进生活化情景的创设。要将生活中的实例充分地利用起来,促使学生实现课本知识与生活内容的自然衔接。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构建问题情景。要针对在课本上出现的某个话题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答,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的沁润,从而提升学习的实际效果。例如,在学习“亲情之爱”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积极地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演出,分享自己对于亲情的认知和理解。

(三)积极创新教学活动

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获得的学习体验也有所不同。因此,如果要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活动的延展性,教师可以将游戏、故事、竞赛等方法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随着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积极地投身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法不可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我是小法官”的活动,模拟真实的法官判案的情景,对于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解读、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

--> 2023-01-07 1 1 黔东南日报 c207121.html 1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