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秀昌
侗族大歌已蜚声海外,听侗族大歌的最好去处自然是贵州从江的小黄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的北方朋友陈皓是慕名赶来听歌的。陈皓是我N多年前结识的文友,那家伙年近不惑仍保持着特有的浪漫,对文学和音乐热情不减,当媒体不断把小黄和侗族大歌推到他面前,他早已按捺不住。
小黄侗族大歌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多次参加全国汇演,走向全国。1964年,小黄歌手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85年,小黄男声大歌队进京参加了“贵州省侗族古建筑、风情展览”迎宾演出;1996年6月,吴培建、潘艳月等5名小歌手,代表侗族少儿在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庆祝“六·一”《太阳的心愿》文艺晚会,她们的演唱大获成功,轰动京城,至今,她们的演出巨照仍挂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同年7月,吴培建等四名侗族少女组成的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法国演出,在巴黎演出13场,场场爆满,轰动号称“艺术之都”的巴黎,受到了法国外长夫人的接见,侗族大歌从此登上了国际艺术的大雅之堂。在2005年“黄果树”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上,吴培建等“侗家十姐妹”演唱的侗族大歌获得特别奖,再次引起了轰动。2007年4月,小黄九姐妹陪同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出访日本,震撼了日本观众和两国领导人,受到极高赞誉。在小黄,处处有歌,事事有歌。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生活,以歌传言。每逢节日庆典,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鼓楼对歌,用歌传情,用歌讴颂盛世丰年……这一切,陈皓早已从媒体上得知,只是没能亲身感受,亲眼所见。
陈皓这小子运气就是好,他来那天正好有一个北京来的考察组要去小黄观光,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太阳落山后,我们驱车从县城出发,尾随考察组的车队直奔小黄。汽车约在弯曲的林区公路上行驶40分钟,一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展现在我们眼前: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四周青山环抱,一条小溪缓缓穿寨而过,鼓楼、风雨桥点缀其间,恰似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
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门牌下,齐刷刷地站着两排身着盛装,打扮得十分靓丽的侗家姑娘,面前的小方桌上摆着酒具,两边围满看热闹的村民。原来,她们早在等候拦路敬酒了。
拦路敬酒是侗寨人家迎接贵宾的礼节。拦路敬酒结束,姑娘们便挽着客人缓缓走进寨子里去。寨中的鼓楼,像一把层层叠叠的巨伞,飞檐翘角,雕龙画凤,直耸云霄。那造型,那气势,令人惊叹。鼓楼前有一块开阔地,铺着青石板,拼些侗族精美绝伦的图案,古朴而典雅,名叫鼓楼坪,是村里议事、行歌的场地。这里曾经演绎千人侗歌的盛大场面,登上了吉尼斯纪录。
进入鼓楼,演唱就开始了,纳面(姑娘)和纳汉(小伙)各坐一边,客人们则围在四周聆听。没有乐器,更无须伴奏,只要一人引领,众口便随声应和。从耕作四季到相思惜缘,侗族大歌把人间最真的情、最美的景渲染得淋漓尽致。那歌声,似习习风啸,似涓涓流水,似悠悠蝉鸣,高低错落,浑然一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便是侗族大歌,有人把它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
听罢一场,陈皓已是彻底折服了,主动上前去跟姑娘们握手,要求合影留念。他像一个分到了糖果的乡村孩童,兴奋得手舞足蹈。
散了歌场,考察组随接待团队乘车离去,其他的散客便分散到农家去吃饭。小黄人好客,见新人进寨都会邀请到家里去,表现得十分热情。其实这就是侗家人的礼数,在侗族村寨,谁家经常有客人到访,就说明这家的人缘好、财气旺。我们是在鼓楼边的潘卜兰家吃的晚饭。当糯米饭、白斩鸡、腌鱼、虾炒蛋、韭菜汤、米酒摆上餐桌时,陈皓赞叹不已,他说这可是北方所没有的食品和吃法。酒过三巡,主家的女儿就邀来几个同伴开始临桌唱歌敬酒了,一时间,杯盏交错,歌声、喝彩声连成一片,把气氛推上了高潮。聆听四周,歌声、喝彩声此伏彼起,煞是热闹。夜晚的小黄,简直是一片歌的海洋。
一顿晚餐,整整耗去了三个多钟头。这个豪爽的北方汉子被清香的米酒和温情的侗歌给灌醉了,当晚我们只好歇在了小黄。
第二天,晨曦初露,我们带着微微醉意离开了小黄。车到坳口,陈皓执意要下车回望。雾霭下的小黄,清新而朦胧,仿佛人间的仙境,和谐的天堂。
小黄,一个叫人迷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