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下江镇中心小学 蒙应英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这是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学感悟。因此,笔者在上每一堂课都要认真备好课,备课主要从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和关注学生三个角度来思考备课,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研究好课标
备课标指的是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了解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指导思想。如果对课程标准模棱两可,就吃不透教材的精神,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重点,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只有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备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收到预期效果。
二、教师要吃透教材
教师备课是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教材本身的魅力,把教材系统地纳入自己的认识之中并化为自身的东西。一是在确定教材内容时,教师应进行思考: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学生需求什么?二是在编排教材内容时,教师要进行考虑:哪些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哪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等等。备课时,教师若能在明确地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之后,再去探讨教材与学生之间生动活泼的接触点,进而去组织、编排教案,这样才能称之为是在为学生备教材,而不是为备教材而备教材。
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的创设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有利于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合作学习;有利于自主体验;有利于全员参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节课,怎样导入,怎样过渡,怎样总结;安排哪些环节,哪个环节先,哪个环节后,哪个环节主,哪个环节次。这些环节分别指向什么目标,之间存在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都得认真思考。在备课中,可先预设板块,使之能辐射全文,有效地统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若教学中出现偶然的变数时,教师应当灵活增删板块和环节,同时还要根据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降升教学目标,因为降低是为了能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摘到桃子,升高是为了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四、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充分利用教材后编写的同步练习,也可以根据自身及学生的实际,教师再设计一些“自己的作业”。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教师要精心做好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进行认真整理。在反思中应不断反躬自问,根据学情不断调整、丰富、优化方案设计,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样既可以积累教学经验,避免以后的教学实践少走弯路,使有效教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