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东朗镇中心幼儿园 王秀福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复杂的工作,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教法体会。
一、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二、在一天的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幼儿乐说
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银杏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把金色的扇子”“树叶落下来像蝴蝶”“松树叶子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三、教师可采用拼图教学法鼓励幼儿讲述
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四、教师可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是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例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