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1月13日

试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 刘治芳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材改许多,版本也五花八门;教材的内容比之前的老教材少了很多,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感觉地理教材的内容不够讲感觉遇到了教学瓶颈。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补充渗透一些乡土地理的课程资源,把其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去,可以增加地理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地理知识和同学们的生活更加接近,使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直接感观,让地理知识更加形象化,以便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教学法。本文以从江县及其周边地区为例,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以后的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引导,挖掘身边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当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的区位选择》中特色地域农业的时候,笔者在课堂中向同学们提问当地粮食作物。于是同学们就自觉地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马上想到的是水稻,然后又进行追问:稻田里除了种水稻,还有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还养鱼,也养鸭。这时候就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当地的农业地位了。其实稻鱼鸭共生系统是中国南方一种长期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田中养鱼。有的地方还发展为稻鱼鸭共生系统。稻鱼鸭共生系统的代表就是我们贵州省从江县。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建立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巧用乡土地理案例、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成学生情感共鸣。当在学习《工业的区位》的时候,笔者当时建立的情境问题:你是一位服装厂的老板,你会把你的服装厂建在从江县的哪里?为什么?

通过建立问题情境,同学们马上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的同学甚至扮演上了老板。但是,同学们的答案会有各式各样,如何将这些答案回归到教材的基础知识,这就是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实践证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确很棒,不仅能给枯燥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乐趣,更能补充其课本知识的不足,但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渗透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呢?例如笔者在教学《我国的地形特征》时,就运用联系实际的办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地形特征进行联系。结果是同学们对从江的地形特征并不熟悉,不能够与我国的地形特征进行联系比较,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后来笔者改变了策略,先介绍从江的地形特征。先问同学们来自哪里;然后让西部月亮山区的同学介绍他们那里的地形地势特征;再然后中部地区的同学介绍从江县中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最后由东部洛香贯洞地区的同学介绍自己地方的地形地势特征。然后教师总结从江县地形地势特征总体是西高东低,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这时候就有同学开始惊讶了,这和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样效果就出来了。然后又继续追问:那交通运输、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呢?有哪些相似,又有哪些不同。这样同学们就进入渴望的学习状态了。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过程中要有个“度”,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

例如笔者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地方的旅游资源,再通过总结完成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的评价。结果一节课中学生都在抢着介绍自己家乡的各种景点,有的是在讨论旅游景点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等,导致整节课变成了旅游景点鉴赏和旅游攻略,本节的旅游资源评价的教学内容无法正常完成。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是一定要跟当地实际符合,绝不能犯知识性错误。

例如在《水土流失的治理》这节课中,笔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结合从江县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些同学就没有结合当地实际,犯了知识性错误,全盘参照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进行回答。显然这样是不对的。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流于形式,要充分地挖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如何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哪些章节运用哪些乡土地理知识,怎样合理地运用。同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过度运用,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的地理教学过程中。

--> 2023-01-13 1 1 黔东南日报 c207568.html 1 试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