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1月13日

万潮镇:

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万潮) 今年以来,万潮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紧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落实教育保障。完成2022年度两个学期幼儿资助33人11.65万元,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166人次4.15万元,高中、中职各类教育资助250人次23.075万元,高校国家助学金、专项学生资助151人次588.116万元,控辍保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落实医疗保障。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均为100%,全镇参保群众住院276人次,补偿费用41.37万元,异地住院申报补偿41人次,补偿19.99万元;手工医疗救助22人次,救助金额2.3481万元。落实住房安全保障。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及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全面排查,共排查镇辖区住房5044户,排除问题房屋10户,已完成整治。落实饮水保障。2022年实施人饮提升工程4处,其中新建1处,维修改造3处,发放水表200副,截至11月15日共开展应急送水124车次372吨,有效解决了群众用水问题。

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确保返贫致贫风险“防得准”。持续加强脱贫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后续帮扶。继续把脱贫人口,特别是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户和监测户作为衔接期间重点工作对象。2022年以来,新增低保户36户116人,发放临时救助3.45万元13户次,发放孤儿补助金2.28元、事儿补助金40724元,完成高龄补贴办理454人,申报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无子女户州级养老保障金及市级养老保障金、TBF、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等利益导向1064人次35.929万元。开展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和帮扶工作。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部门数据比对和线索预警,针对性采取帮扶措施,加强动态监测,实行一月一核查、一月一调度一研判。

聚焦产业兴旺,精准谋划项目。万潮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镇级项目库,构建以生猪、香炉山鸡、蔬菜、精品水果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为补充的乡村产业体系,做大优势主导产业、做精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2022年,申报实施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水库后扶资金等项目7个,资金653万元,其中涉及产业项目资金526万元,占比80.6%,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

聚焦“三村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一批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土文化厚重的田园综合体。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公司+大户”发展模式,引进六枝特区大北农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台江德康公司及“双胞胎”公司进驻劳动桥生猪产业园区,由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种猪引进。到目前为止,园区共有养殖大户18户,养殖场30个,其中已投产25个,现存栏2.3万头,年出栏7.8万头左右,今年新建5个,建成后劳动桥生猪养殖园区年出栏可达9万头,年产值2亿元以上。通过发展生猪养殖主导产业,培育职业养殖人才,推进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帮助解决就业80余人,年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建立镇、村两级能人信息库,用好乡村振兴“人才宜站”,为各类人才提供接洽、交流研讨、资本对接等服务,鼓励引导爱家乡、有实力、会管理、懂经营的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参与乡村治理。发挥“人才宜站”专家资源、驻村队伍干部资源,组织农技、养殖、销售专家到辖区“送教上门”,通过驻村干部争取帮扶单位资金、物资助力村活动室建设。2022年组织“人才宜站”专家“送教上门”,开展技术培训3次,开展技术送教上门20次,共培训、指导群众300余人次;通过驻村干部争取帮扶单位资金39万元、瓷砖100余平方米。引进贵州金菊玉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劳动桥村撂荒地100余亩,积极发展花卉种植,打造田园花海,年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

--> 2023-01-13 万潮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07591.html 1 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