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光莉 任永杰 韦承斌) “多亏结对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的帮助协调,乌鸡嘴产业路终于硬化了,山上的茶叶、笋用竹、青钱柳、小黄牛能下山进城卖钱喽!”近日,家住雷山县永乐镇肖家村的姜永福在谈到村里的新变化时,对结对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雷山县全面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结对联建,开展“支部联党支部”活动,推动机关干部力量、服务资源“双下沉”,实现支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组织联建强堡垒。按照乡村振兴“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统筹安排全县15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166个村(社区)党支部,让机关党支部走进田间地头,村党支部走进机关大院,推动互联互补互动。推行“1+N”模式,机关党支部每年至少组织1次农村党员外出学习观摩或能力素质培训,每季度至少联合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和召开1次联建分析研判会,共同研究支部建设、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重点事项,推动村级党组织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资源联享助增收。聚焦乡村产业振兴目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依托资金、资源、信息、技术及党员干部素质高、专业强、懂政策等优势,为结对帮扶村(社区)提供市场信息、金融业务、技术服务等指导,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实现机关资源下沉。目前,全县选派297名党员干部组建99支驻村工作队下沉农村一线,协调资金7138万元,实施村集体项目185个,有效促进群众增收。
治理联抓促振兴。组织196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2500户脱贫户,并到村(社区)报到领岗,主动参与治安管理、矛盾化解、技术培训、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员上岗摸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让到村到社区报到党员有“位”更有为。机关党支部在资金、办公设备等上给予村党支部支持,建设村级“红色代办站”,将报到党员编入“红色代办”队伍,开展帮办代办便民服务,破除“办不成事”的隐形壁垒,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县“红色代办站”累计为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500余个,帮办代办实事好事59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49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