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1月16日

乡村“春晚”多多益善

○ 刘予涵

有人说,过年其实就是过文化。对于国人来说,观看春晚是过年的重要娱乐方式。如果说,央视春晚为观众呈现的是一道文化盛宴,那么,村民自发举办的乡村“春晚”,则是满溢农家风情、乡村记忆的文化大餐。“村晚”也许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有专业演员,但父老乡亲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演出,展现了本乡本土的文化气息,传递快乐也凝聚乡情,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村晚”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娱乐形式,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很受群众的欢迎。究其因:一是节目内容贴近村民日常生活,带着浓郁的地方气息,土得掉渣的节目更能尽显魅力,让村民看得津津有味,喜爱有加。二是“村晚”没有明星大腕,登台献艺的都是左邻右舍的邻居,是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群众之间的距离在载歌载舞中悄然拉近,而身边人演身边事也很容易引起共鸣,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此外,同时通过网直播,将乡村文化治理的正能量传播得更远,让身在外地的游子也能分享家乡变化喜悦,感受到满满的乡愁。

事实上,乡村“春晚”也不单纯是一场文艺联欢,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以往,一些农村地区逢年过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划拳喝酒、打牌甚至赌博,让传统佳节走了样。而“村晚”的举办,引导广大农民传承文化、弘扬美德,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等歪风邪气也就自然会越来越少,真正使乡村文化“活起来”,村民的精神文化素质“高起来”,也让外出务工返乡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凝聚发展合力,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乡村春晚”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惠民形式,展现了村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乡村的文化自信,对于推动村风民风向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也有积极的作用。期待这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多多益善,不仅春节办,平时也要经常办,让更多村民走上舞台,唱响新时代农民美好幸福新生活。

--> 2023-01-16 1 1 黔东南日报 c207944.html 1 乡村“春晚”多多益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