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1月18日

乡村博物馆建设别盲目跟风

○ 刘予涵

提起博物馆,大家第一反应是“高大上”、只有城市里才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座座带着泥土气息的乡村博物馆成为广袤乡间一道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景。(1月16日《人民政协报》)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文博热”的兴起,五花八门的乡村博物馆渐成旅游新宠,乡村博物馆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并一路走红,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然而,随着乡村博物馆建设如火如荼发展,也暴露出盲目跟风的问题。不少地方规划建设乡村博物馆定位不准,对文化资源特色发掘不够,普遍缺乏特色,出现了“千馆一面”同质化现象,得不到游客的青睐;有的展品和展陈与当地生产、生活、文化等内在关系相脱节,触发乡愁记忆的老物件数量稀少,吸引力严重不足,文化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导致长期闲置,甚至沦为“展品仓库”;有的乡村比较偏僻,周边又缺乏旅游资源,孤零零的建个乡村博物馆,开放率较低,人气欠缺,经常是铁将军把门,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

笔者以为,建设乡村博物馆是好事,但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宜建立博物馆,应结合当地旅游禀赋、人文特点、民俗民风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并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切忌盲目跟风效仿、为建而建。否则,最终可能会造成经营难以为继,陷入“热闹开、冷清守、无声关”的尴尬境地。

--> 2023-01-18 1 1 黔东南日报 c207866.html 1 乡村博物馆建设别盲目跟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