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1月20日

凯里市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

○通讯员 罗勇

近年来,凯里市围绕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将医养结合和健康产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途径、新模式,不断提升老年人满意度和幸福感。

积极推进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投入1.35亿元建成凯里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内设有1900平方米的康复训练中心,设施齐全,能同时容纳200人进行现代保健康复训练。同时,凯里市将三级综合医院1-2楼装修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凯里市中医医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长期护理为一体的医养服务业。投入4800万元建设凯里市中心福利院,项目共分三期,占地面积50亩,建筑占地面积2.157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450张。对凯里市老年养护楼进行提质改造,重点围绕无障碍设施改造、失能半失能辅助性设施设备配置、功能用房的改造提升及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已引进上海乐百年集团投资建设凯里市香炉山康养旅居中心项目,项目拟建设中华医药园、苗侗医药体验馆、康养主题酒店、旅游观光文化园区、景区等打造香炉山康养旅居中心。

推进医养结合提升服务质量。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制订了人员管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确保医疗卫生安全。建立老年人出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老年人出现传染病、跌倒、坠床、噎食、误吸、烫伤、食物中毒等事件时,有明确、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处理流程和报告制度。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防范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全市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做好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工作。分级分类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常识培训。不定期开展培训,树立人文理念及爱老尊老孝老服务理念。

创新发展医养结合新型模式。2015年,凯里市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凯里众心医院。首期投入1000万元,建设床位300张,2016年开始投入使用。在贵州省率先审批登记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凯里众心医院养老院,是在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医疗与养老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养老机构,创新建立了以医疗、康复、养老、护理为一体的“医养融合”健康养老模式。该院先后获得贵州省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单位、贵州省大健康龙头示范企业、黔东南州首个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单位、凯里市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等荣誉,填补了凯里市机构养老的空白,满足了凯里市及黔东南州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发挥医疗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凯里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秉承中医养生法则,运用苗侗医药特色疗法,通过经络疏通、推拿按摩、穴位艾灸、苗药熏蒸、瑶浴、头疗等传统保健疗法,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目的。凯里市中医院养老院为老人提供整体化的慢病管理及护理、标准化加个性化的饮食服务、宾馆式及居家式的居住环境、全程式及亲情化的生活照料、规范化的养老院管理等星级品质服务保障,让老年人在这里住得安心,让家属放心。同时,凯里市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截至2022年12月底完成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7.3461万人,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

通过创建,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凯里市中医医院2家二级公立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实现全覆盖。未来城社区获评“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凯里市中医医院、凯里众心医院获评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黔东南康福护理院、凯里市中医医院、凯里众心医院获评全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开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舟溪镇卫生院、下司镇卫生院获评全省老年友善基层医疗机构。

2022年,凯里市共建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有凯里市中心福利院和凯里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2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有凯里众心医院、黔东南康福福利院、贵州百善康养颐养院、盛腾康养服务机构和康尔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家。其中,凯里市中心福利院、凯里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和凯里众心医院等3家为医养结合机构。此外,镇(街)敬老院9个、农村幸福院3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总建设床位2515张,其中具备失能、半失能照护功能的机构养老床位951张,属于护理型床位37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为38.9%。2022年12月底,凯里市被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和贵州省民政厅确定为第二批贵州省医养结合示范县。

--> 2023-01-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08085.html 1 凯里市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