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利彬
偶然的一次采风,让我领悟到灯笼的制作工艺,还使我与灯笼的渊源又增添了几分。一个古村落里,住着一对制作灯笼的老夫妻,他们凭着这项看似平凡的技艺,供四个子女上了大学,还让自个儿过上了恬淡无虑的老年时光。初去拜访,踏遍几条街巷,才找到了传说中的这对老夫妻,但遗憾的是,他们已经不开灯笼店了,也不向外接活了。听到这儿,心中不免失落,可也不好勉强他们,坐着喝了杯茶,便要起身告辞。他们似乎看出我的心事,笑着留我,“今天你千里迢迢来访,又是贵客,怎么舍得让你空手而归呢?”说完,老夫妻俩相视一笑,便带我来到了后院。
后院里,空阔而幽静,种着丛丛翠竹。老爷爷取来一把镰刀,利索地砍下其中较为壮硕笔直的几棵竹子,而后拖至空地上,开始了削竹、编织、修剪等一系列工序。在编织这一过程,我便静静蹲在一旁看着,老奶奶也没闲着,一直在帮忙打下手,老爷爷丝毫不慌张,只依照模具的形态,双手灵巧着变换,起坯、编织、收口,不出一炷香,一个网状的灯笼胚便制作而成。这还不算完,老奶奶早就端来了一大盆用米浆熬制而成的糨糊,用来涂贴棉尘纸。涂帖的时候,需要放慢动作,小心翼翼地,不然很容易让纸划破或变皱。涂贴后的灯笼,还需放在阳光下,晾晒至胶水变干,才开始写灯笼这一重头戏。
趁着晾晒这一空档,老爷爷领我参观了他们的灯笼制作坊。我心中欢喜,不但目睹了各式各样的灯笼,还见识了制作灯笼时所要用到的工具。我暗暗赞叹,这真是用心在传承潮汕文化的灯笼世家!
写灯笼啦。五彩斑斓的颜料早已备好,只见老爷爷左手握住灯笼脚,右手提笔,均匀蘸上颜料,然后在灯笼上缓缓书写下鲜艳的一笔。随着灯笼脚的转动,一笔一画间,各种表达美好寓意的字和图案已跃然于纸上,绚烂夺目,美不胜收。写完的灯笼,还要细细刷上一层滑滑的桐油,使灯笼更有光泽,并且不易受风吹日晒的侵蚀。
就这样,一盏精美绝伦的灯笼就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只待安上灯脚就可以将它点亮。我捧着它,清浅微笑。灯笼,是潮汕文化的载体,是潮汕人灵魂的寄托,更是潮汕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老爷爷家的音响里,正巧放着潮汕人最为喜爱的歌曲——《正月点灯笼》,很是耳熟能详,几乎张口就来,“正月点灯笼,点啊点灯笼,上炉烧香下炉香,君今烧香娘插烛,保贺阿伯大轻松……”听着,亦唱着,正月点灯笼,这是独属于潮汕人正月里的喧闹与浪漫,如星光般熠熠生辉,点点都是金黄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