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彩微) “新招的32名工人通过培训,初六就已经上岗开工,工人们干劲十足,现在我们酒厂每天出酒7000公斤,产量大大提升……”近日,看到节后了解企业复工生产情况的黄平县纪检监察干部,贵州省黄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黄平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通过前期走访企业时得知,正值用工高峰期的白酒生产加工企业黄窖酒厂遇到“招工难”,黄平县纪委监委立即联系工信、人社、文广、融媒体中心和槐花工业园区,督促大力宣传惠民就业政策和企业招工信息,加大就业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和频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就业难题。
眼下正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为助力全县经济新春“开门稳”,握好全年工作的“第一棒”,黄平县纪委监委主动作为,把加强企业复工复产作为当前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相关单位切实落实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和项目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同时,黄平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能职责,成立服务新春“开门稳”专项监督“小分队”,制定开展确保新春“开门稳”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细化监督任务清单、明确监督时限,绘制监督工作“导图”,强化“室组地”联动,采取查阅资料、上门走访等方式,分赴全县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点、重要牵头部门、重点窗口岗位和工厂基层一线开展专项监督,紧盯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开工推进,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服务窗口作风纪律、基层一线指标落实等方面内容,开展体验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推动全县新春“开门稳”政策有效落地。
“纪检监察部门是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监督员和服务员,我们既要用铁的纪律护航‘开门稳’政策落地落实,也要用暖心优质的服务保障‘开门稳’工作高质量推进。”截至目前,黄平县纪委监委共组织检查新春“开门稳”工作10余次,现场协调解决、纠正问题13个,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