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文钦) 兔年春早,万物复苏。时下天柱县白市镇农村大地生机盎然,春耕备耕的忙碌身影正遍布田野,农业产业兴旺图景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白市镇始终把农业产业发展放在首位,谋划实施“两环两线”产业结构布局,同时在坝区经济、林下经济、产业加工、畜牧养殖这四大板块上齐发力。结合各村优势产业和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闯新路、开新局,让白市镇走上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依托“油茶种植+复合经营”,筑牢“林下经济环”。白市镇以油茶种植为基础,不断加大“低效林”改造力度,科学采取可持续复合经营模式,通过林下种植中药材、蔬菜瓜果等提升林地资源效益,不断通过油茶林复合改造、油茶深加工、油茶林下经济等拓宽油茶产业链结构,持续提高种植户经营性收入。目前,该镇栽种油茶面积达1.5万亩,年产值2000万元,林下种植太子参等中药材708亩,发展“油茶鸡”家庭农场3个,林下养鸡年出栏35万余羽。
依托“生猪养殖+企业带动”,筑牢“畜牧养殖环”。白市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能人”“企业+养殖小区”等模式发展生猪养殖。始终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引进了贵州亿安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柱县昌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落户该镇,并与温氏、正大等龙头企业签订供、产、销协议,后续还将推进该镇10万头生猪屠宰场项目建设,举全镇之力做大做强生猪养殖产业。目前,该镇建成大型养殖场5个,小型养殖场15个,生猪年出栏可达10万头,带动周边群众长期就业200余人,年产值2.5亿元以上。
依托“坝区种植+蛋鸡养殖”,筑牢“坝区经济线”。白市镇持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和补充耕地项目推进力度,将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坝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上,通过在白市、新舟、地样、汶溪等村500亩以上坝区稻油轮作种植全覆盖的基础上,汶溪村、新舟村共建成羊肚菌种植基地2个,共200亩。同时,通过发挥天柱县天飞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头作用,加大对地样村、新舟村青年蛋鸡养殖基地的扶持力度,利用“四联模式”,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龙头企业+农户”“能人+公司+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举全镇之力做实蛋鸡产业。目前,该镇建设标准化青年鸡育成圈舍6幢,蛋鸡圈舍10个,占地500亩,年出笼青年鸡120余万羽,日产蛋11万枚,年产值5000万元。
依托“南竹种植+桑葚种植”,筑牢“产业加工线”。利用该地南竹和桑葚种植优势,发挥天柱县三旭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桑葚生态种植等优势辐射作用,带动沿线村种植南竹和桑葚,健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做大做强南竹工艺品加工和绿色农业特色产品深加工,在产品精细化上下功夫,打造优质产业品牌,扩大白市镇南竹制品和桑葚特色食品的市场影响力。目前,该镇南竹林共8000余亩,年销售竹制品20万余件,销售收入可达5000万元,可为周边200余名群众就近提供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