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姚福海 黄燕云) 今年以来,三穗县提前谋划部署,按照“依托主体规模化经营、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依托专家精细化管理、依托产销订单化对接”的“四个依托”模式,有效解决“耕地撂荒、成本偏高、收成不稳、收益不高”四大难题,进一步助农生产、提升农民收入。
据悉,全县共有种植业经营主体238家,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2.35万亩,预计在春耕生产过程中农业经营主体完成代耕代种2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已储备杂交水稻、玉米等种子5.68万公斤,储备肥料1835.5吨、农药26吨、农膜25吨,相关农资仍在接续筹备中。
全县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其中,农机装备原值超100万元的2家,具备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试验示范能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同时,在全县现有86台大型农机的基础上,年初已申请衔接资金300万元,用于购置大型旋耕机、起垄覆膜机、水稻收割机等农机设备40台(套),进一步满足春耕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
今年以来,三穗县农技人员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300余人次,服务经营主体及群众1200余人次。该县依托产销订单化对接,进一步加大线上线下销售力度,充分用好“农校、农超、农社”等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农产品“七进”活动,对接签订粮油、蔬菜、马铃薯、中药材、水果等稳定供销协议43份,充分解决农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