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县第三中学 孙爱萍
小时候,经常看见妈妈用穿旧了的衣服拿来做拖把,心里对妈妈很佩服,觉得妈妈好厉害、会持家,家里面的东西都能够物尽其用,变废为宝;长大以后,有一次参观展览,看见有艺术家用旧布料做的布艺和贴画,真的对笔者的心灵冲击很大,没有想到,在笔者看来只可以拿来做拖把的破布居然可以拿来做艺术品,而且还那么美,真的大大地出乎了意料。后来,成为一名中学美术老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废品利用的快乐。
美术学科和其他文化学科一样,都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习惯养成。
废物,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用了的,是要丢弃了的东西,如饮料瓶、编织袋、包装盒、鸡(鸭)蛋壳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废物越来越多,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在美术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废旧材料,将其改造成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促使学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好处,使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课堂上通过对纸张的裁剪、废旧物的改造,制作成自己喜欢、人们喜爱的作品,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自己动手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动手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另外,美术课上的手工制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不同的物品,因而可以将他们的想象变为现实,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是它的价值没有被对的人发现。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变废为美呢?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收集废品的方法,并将废品清洗、消毒、晾干,以备课堂使用。我们可以用废报纸做成长颈鹿,可以用废纸盒做成小村庄,可以用雪糕棒和纽扣做成小飞机,可以用废纸板和棉签做成小蜗牛……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废品制作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品,既能让学生体验民族风情,又能享受变废为美的乐趣。
笔者的家乡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位于黔东湘西结合部,清水江下游,县域与湖南省新晃县、靖州县、会同县、芷江县及剑河县、锦屏县、三穗县接壤,以城北柱石山“石柱擎天”得名。天柱县少数民族以侗族、苗族为主,此外还有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丰富的物产,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废旧材料再现家乡的场景,创造性地表现独具魅力的家乡风情,讲好自己家乡的故事。
首先,笔者的第一次尝试是用鸡蛋壳鸭蛋壳做苗乡侗寨的鼓楼和吊脚楼的贴画。说实话,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视觉冲击力,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发现鸡蛋壳不好粘,很容易掉,而且不容易做造型。虽然勉强做了几个图形,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美感。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我们选择的是用锡箔纸来做苗族的银饰。为了突出视觉效果,我们还统一用黑色的卡纸做底色,我们按照天柱苗族的头饰纹样剪裁,设计花纹,有的时候还用上了剪刀、蜡烛、胶水等工具。为了突出效果,在我们的实验里,真的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学们从小耳濡目染的苗侗文化,在做这样手工的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他们做得得心应手,我们做了头饰、耳环、项链、手链,还用锡纸做了苗乡侗寨的风景图,同学们也都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他们惊叹到:“老师,我一直以为锡纸是拿来搞烧烤的,没有想到,我有一天还可以用它来做艺术品,而且还那么美,老师,您真的是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啊!”
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虽然,有的时候会失败,做出来的作品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可是同学们一点也不气馁,反而越来越有求知欲,想要尝试更多的材料,看看他们都能够做成什么艺术品,能够表达出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而且,他们现在看见生活里的“废物”,也不再单纯的像以前一样一扔了之,而是会想想,看看这个“废物”还能不能够变成一个什么艺术品。他们看问题,也不再单纯的像以前一样只看一面,而是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做多种分析解读。
废旧物品现身美术课堂,让学生通过剪、折、卷、拼、贴等活动创造出变废为美的作品,使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用不一样的视角,就可以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变废为美,不仅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