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赵雪梅
苗兰,一个传统侗寨,位于榕江县栽麻镇东南部,距栽麻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5.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591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1个自然大寨,286户1474人,侗族人口占全村的99%以上。今天,我们沿着村寨的足迹,去看看美丽的苗兰侗寨。
要去看这个侗寨,要先从栽麻镇政府开始沿途而上,沿着蜿蜒而上的公路前行,如果是冬季,你将领略到的是一幅山水画,冬天的树枝褪去青绿,褪去浮华,雾气倾泻而下,将他们的身影笼罩,这个时候的苗兰是不需要任何丹青来描绘的,任何一点颜色都会破坏它本身的美感,它们本身是风景,亦是画中来客。而春夏的侗寨山路,冬天的萧瑟开始褪去,所有植物宛若新生,郁郁葱葱的山林,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群山之间,白云在头顶上飘过,连倒映在车窗上的影子,都仿佛有了灵气。而林间高耸的珍稀花草树木,又犹如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飘带,将整个上山之路环绕,让进入侗寨的路,显得温柔而又浪漫。
在行驶了一半的路程之后,山路在到达顶峰之后开始向下蔓延,村子的轮廓已经依稀可见,呈带状的村寨开始进入视野,一排排的木牌阁楼隐隐约约出现,让人不免开始心生期待。到底是怎样的明珠,才选择在这四面环山的宝地遗落?在这宝地之内,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神奇传说?在这样的指引下,到达苗兰的心,又开始激动了几分。
正式进入苗兰之后,首先扑面而来的,是穿着自己手工制作侗族服装的侗族同胞,无论年轻的年老的,都有自己的侗服,侗族服饰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款式丰富,而且服装分类也相当清晰。整个服装大致分为男装和女装。男装相对简单,对襟长袖,裤装基本上以束脚裤为主。侗族女子平时穿着便装,节日庆典时则盛装出席。她们的侗服分为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每一套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紧束型裙装可在日常劳作时候穿,轻便舒适,宽松型可在节日活动时穿,靓丽活泼。让人挪不开眼睛的,除了她们千姿百态的服饰,她们的头饰文化也是让人眼前一亮。侗族女子的头饰是神奇的,乌黑的头发可以直达脚尖,又细又长,不用头绳之类现代装饰品,只需要一个木梳,就能轻松地将长发盘起,日常劳作的时候,再包上各种帕子。遇上重要节日,会在脑后再别上银簪、银梳等银饰,再装饰上银盘花、银头冠等头饰,环佩叮当作响,让人着迷。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全村男女老少皆着盛装,佩戴银饰,汇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将美妙的舞姿展现给苗兰的山水,将快乐的情绪传达给每一个到达苗兰的人。
苗兰是山水中的苗兰,一条小溪穿过村寨,真实地印证了“苗山侗水”这四个字。传说侗族祖先喜欢沿河而居,而苗族同胞则喜欢居住在山峦之巅。在丰水季节,随着山涧小溪流下的清澈水流,在极具落差的苗兰山林间倾泻而下,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瀑布,站在水流之下,抛却一切杂念,忘却所有世俗烦恼,只想在这山水间共舞。欢快的山泉一路吟唱着穿过苗兰,最终进入环绕村寨的小溪之中,清澈的小溪给苗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勤劳的苗兰姑娘在小溪里梳洗着长长的头发,浣洗着一家老小的衣服,充足的水源让侗族儿女感到平和安稳。可以说水,是侗家儿女的魂,滋养着一代代的侗家儿女,支撑着他们年复一年在外打拼,哪怕在外边受了再多委屈和艰难,但是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就能在心中滋生出无穷的勇气和动力。
到了苗兰,就应该去鼓楼看看,我一直觉得一座古老的鼓楼,更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故事。苗兰的鼓楼位于村寨正中,飞阁垂檐层层而上,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等千姿百态的物种,让人目不暇接,只感叹能工巧匠们的技术。在天朗气清的夏季,鼓楼上方的云朵缓缓飘过,将鼓楼的身影倒映在正前方的池塘里,一时间分不清是海市还是蜃楼。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放有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临近初冬的时候,火塘里燃起篝火,男女老少围坐在火堆旁,开始对歌,有时候遇到其他邻近村寨的歌队来切磋,双方酣畅对歌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夏日炎炎的时候,鼓楼便成了大家最佳避暑之处,但由于大部分年轻人忙于劳作,鼓楼边的常客便是上了年纪的寨老们,他们身着手工缝制的侗衣,手持长长的烟斗,或坐或斜靠,和身边的老友们用侗话交流着。如果有时间,可以坐下来倾听他们给你描述苗兰的一生,抑或是他们自己的一生。
苗兰,这个没有世俗坚硬外壳的侗族村寨,在喧嚣之外遗世独立,犹如一朵开在深山的雪莲花,含苞待放,清冷自洁。她在鼓楼前看着侗家儿女载歌而行,在戏台上听着悠悠二胡诉说远古故事,在一栋栋的木楼里陪伴着家长里短。苗兰,一个让人来了就会迷恋的侗寨,一个有着曼妙身姿却低调含蓄的传统村落。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言不语,却诉尽了千年的历史,一代一代的侗家儿女,将所有的情怀都给了苗兰,她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侗寨里生儿育女,将承载着能歌善舞的血脉代代相传。这样的一个村寨,本来就应该被看见被记起被铭刻,民族的东西在世界的长河里才应该源远流长。
所以,如果有时间,你应该到苗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