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屏香)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黄平县抢抓农时,多举措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
高度重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责任。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县春耕备耕及粮食安全安排部署会议,着手制定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将任务压实到乡(镇)、村、组、户、地块,明确了种植品种、关键时间节点、责任人等,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不误农时。预计2023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2.6万吨以上。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根据实际,结合资源优势,在稳定水稻、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种草养牛、生猪养殖等现代畜牧业。截至目前,中药材完成以太子参、白及、黄精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12.58万亩;完成烤烟育苗12.08万盘,可移栽1.4万亩;完成辣椒育苗可移栽面积3.1万亩。
强化物资储备和市场监管。做好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物资的储备,目前黄平县各经营户的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物资储备基本满足全县春耕备耕的需求。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围绕春耕备耕期间需求较大的种子、肥料、农药等重点物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地检查,突出重点监管,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和“三无”农资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完成水稻种子备案6.2万公斤、玉米种子11.5万公斤、储备辣椒种子450公斤、蔬菜种子1200公斤、小米种子2500公斤、食用菌菌棒600万棒、基质20吨、肥料1000吨、地膜700吨。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截至目前,共开展市场巡查12次,检查经营户108户次,检查企业12户次。
大力推广农业现代化装备和先进技术。大力推广水稻钵体育苗机插秧(抛秧、丢秧)全程机械化、水稻旱育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马铃薯机械化“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播种、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小米地膜覆盖等粮食作物先进适用技术,蔬菜漂浮育苗技术、地膜覆盖技术、高垄栽培技术等,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加强秋冬农作物管理,促进夏季粮油丰收。针对冬闲田土和撂荒地,县农业农村局组成3个指导组分赴全县11个乡镇进行指导,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翻犁进度,掀起春耕备耕热潮。截至目前,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开展秋冬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110人次,对油菜、马铃薯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提出指导意见,开展油菜、蔬菜、马铃薯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10000亩次。完善草地贪夜蛾监测点5个,监测面积4000亩。发病虫情报4期2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