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2月23日

莫让假劣农资误农时

○ 鲁庸兴

目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农民兄弟忙于准备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把法规宣传贯彻与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安全用药等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擦亮眼睛,防止“贪小便宜吃大亏”。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每年的农资购销旺季,也是不法分子坑农、害农的高发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对保障春耕生产至关重要,也是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必要之举。近年来,各地对农资市场进行了大力整顿,农资整体情况良好,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玩起了“隐身术”,农资违法手段更加隐蔽,难以有效惩处,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往小了说,农资优劣关系着农民“饭碗”,假劣农资或“短斤少两”或“含量不足”,农民花了钱,费了功夫,最终收获的粮食质量下降,甚至颗粒无收,着实伤了农民的心;往大了说,农资的优劣,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是关乎国家粮仓的大事,其质量的好坏、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一年好景看春耕,不误农时不负春。打击假劣农资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期待各地能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坚决把假劣农资清出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洒上放心药、施上放心肥,迎来丰收年。

--> 2023-02-23 1 1 黔东南日报 c210295.html 1 莫让假劣农资误农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