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2月23日

台江县台盘乡:

院坝会里话产业 紫薯发展有特色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仁智) 春节过后的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在棉花村的踩鼓场,村民们围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正商量着村里新的一年发展路线。

“村里要发展什么产业?”

“去年的紫薯产业效益好,今年是否要扩大种植规模?”

棉花村党支部书记王堂亮是第一个发言人:“今天组织大家来参加这个院坝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我们村今年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在发展方向又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节前,王堂亮就与村“两委”商议,打算趁着村民从外地回家过春节这段时间,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个院坝会听听大家的想法,让村子往后的发展更贴合民意。

“去年我家种植紫薯得了不少分红,今年我还要跟着大家一起干,而且今年我家还要多种一些。”村民王帮荣言语间透露出对去年收获的满意感,同时也对未来发展的信心。2022年初,村里打算发展紫薯种植项目,心存疑虑的王帮荣不愿配合,村干部就上门做思想工作,给他算好“经济账”,最终王帮荣愿意跟着村里一起发展紫薯种植项目,年终分红也让他家增加了不少收入。

近年来,台盘乡棉花村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与企业签订供销合同,党支部提供技术支持,农户参与建立起完备的“订单农业”,成功解决产品的种、管、销三大问题。

“以前我家种的紫薯都是种了就完了,也不知道要怎么去‘照顾’它,往往是大部分都被虫鼠吃掉了。有几年运气好收成好的时候,我们又不知道拿去哪里卖个好价格,耽搁几天价格就降下来了,不注意存放还容易坏掉。现在有了专家指导和企业回购,我不愁了!”棉花村的王安齐是村内的种植大户,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去年与企业签订了供销合同,由企业提供种苗和肥料,自己负责种植管护,成熟后村里的合作社统一收了给企业。

对于村民们提出的问题,棉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开福逐一做好记录,“感谢大家积极发言,也感谢大家对村里产业发展的支持,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做强我们棉花村的特色产业,让大家都有钱赚。”

2022年,棉花村全村紫薯种植面积110亩,覆盖78户,为农户增收12万余元。接下来,棉花村将紧紧围绕全县“2+2+1”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紫薯等特色产业,为老百姓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3-02-23 台江县台盘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210300.html 1 院坝会里话产业 紫薯发展有特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