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3月04日

冬天去高华泡瑶浴

□ 叶承付

小雪过后,天气着实变凉了,几个好友奔着从江瑶族药浴的盛名,邀约到高华村去泡瑶族药浴。颠簸在蜿蜒盘旋的乡村水泥路上,在晕得快要呕吐出来时,才到达高华村寨门。我们从寨门步行进村,村寨内外皆是南竹,这个70来户的小山村,若隐若现地隐藏在竹林深处,竹子的香味在微风的轻拂下,使人微醺。

在朋友赵成义的客厅里聊着市井八卦,等候泡浴。煮沸和煎熬了两三个小时的瑶药味道顺着大锅里的水蒸气飘散开来,一阵阵植物芳香浸入心脾,弄得我们心神火燎。在十平见方的浴室内,浸泡在褐色的瑶药浴水里,闭目养神,让药水浸泡身体的每一块肌肤,渗透进每一个毛孔,惬意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恩赐。几次浸泡,几次出桶,几次出汗,全身排毒,半个小时出浴后,一路的奔波劳顿、世事尘埃,一切烟消云散、心旷神怡。

在高华这几天,体验瑶族药浴的神奇,享受着自然成长的美食,过着难得几天轻闲的日子。年近七旬的赵有辉老人是瑶族药浴·瑶浴疗法国家级传承人,敦实的身体,说话不紧不慢,他介绍说瑶族药浴的原料基本上是采摘梨通、引吊等25种植物的藤茎叶根来配比制成,不同的配方,作用不同,有的是根治疾病,有的是消除疲劳提神。他说“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广东、四川、贵阳等地的大学生和一些家庭,一住就是半个月、一个月,有些来治皮肤病,有些来调查考察”。赵老人指着寨脚两栋漂亮的房子给我说,那是高华瑶族药浴传承保护陈列室。

同瑶族乡亲们打成一片时,我才了解到,瑶族药浴的发现史,是一部高华瑶族先辈迁徙的苦难史。在瑶族乡亲们的口述中和从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资料了解到,瑶族药浴是瑶族先辈在迁徙逃难过程中,在缺医少药的大山里,面对各种疾病,为挽救亲人,尝尽百草,付出无限代价,才发现和弄懂深山里各种植物的性能,闻名后才被外人称为“瑶族药浴”。据《从江县志》记载,从江县高华村这支瑶族乡亲,之前统称盘瑶,下分两个支系,一支为狗瑶,一支为珠瑶,原居两广。“焚书坑儒”“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封建社会的“文字狱”,同样出现在瑶族人民的身上。洪武年间民间有顺口溜“先有瑶,后有朝”“瑶中珠瑶与朱家争霸”,皇帝朱元璋偏信佞臣,下旨驱逐瑶民,经历过数次逃难,珠瑶在逃难过程中改称板瑶。高华村这一支族,几经辗转磨难,已到此安家有十四代。

泡上瑶浴,就爱上了瑶浴,也深深爱上了淳朴好客的这个民族,更加钟情于它的传统习俗。瑶族世居深山,旧社会不与外界通婚,形成独自体系的瑶族文化,比较突出的有“瑶嫁郎”“度戒(瑶族成年礼)”“盘王节”。通过这些文化,看到了瑶族人民的责任、担当和信仰。“瑶嫁郎”是瑶族先进文化的一种责任,当我们看到现代人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妻倒金字塔型的照顾老人和小孩时,瑶族的先辈们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瑶嫁郎”是“男嫁女娶”,男方到女方家后,改为女方姓氏,即成为女方家的家长,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完全不是或不等同于其他民族的“上门女婿”“入赘”。“度戒”是瑶族的成年礼,每个瑶族男子必须参加一次度戒仪式,以示男子成人,方能成家立业,方能担当社会使命和重任。

瑶族药浴,藏在深山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去泡一泡,洗涤心灵,可抛开世俗纷争。

--> 2023-03-04 1 1 黔东南日报 c211204.html 1 冬天去高华泡瑶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