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广阔
春暖花开,气候适宜。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植物园等,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研学游团队。
“研学游”,顾名思义,就是在游玩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学习,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同时也更好地促进学校学习的目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研学游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它脱离了枯燥的课堂说教,所以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比如它的互动性、体验性更强,所以更有助于孩子们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和吸收等等。
现在也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在多数研学游团体中存在的“重游轻学”“游而不学”的问题。换句话说,很多研学游团队,不过是打着研学的幌子在旅游,在整个研学游过程中,真正用在研究和学习上的时间很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旅游。
这样一来,研学游也就变味变质了,而且也让很多学生和家长觉得“不值得”,毕竟和单纯的旅游相比,研学游的价格往往更高,如果最后和普通的旅游团没有什么区别,那么自然与家长交钱给孩子报名研学游的目的背道而驰。
要想让研学游名副其实,提高研学活动质量,研学主办和承办单位一方面应引进教育专家和课程研发人员,聘用有中级、高级资质的导游,提升研学旅游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高校旅游院系合作,打造“教育性+公益性”结合的研学模式,实现教育的专业性、公益性与旅游服务性的统一。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有关方面也应尽快完善研学游质量和服务标准,让平台和机构有标准可依,也让家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参考官方标准为平台和机构“打分”,从而获得用脚投票的权利,来倒逼研学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