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家华) 近年来,黎平县政协在上级政协的指导下,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完善协商制度,创新协商方式,深化协商民主,“院坝协商”工作向纵深推进,成效显著。
县政协在推行“院坝协商”中,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协党组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六个一”的工作推进模式,加强顶层设计,精准选题,调研协商,搭建平台,简化流程,积极交办,“院坝协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基层治理,全县乡村呈现美丽蝶变。
一直以来,坝寨乡蝉寨村常有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习惯。为改变这一陋习,2022年村议事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简办红白喜事作为“院坝协商”议题,形成一致意见,制定简办新规定。村民吴某家老人过世,第一家按新规办白事酒席,节约了1万余元,减少了办酒成本,干部群众皆大欢喜。
长期以来,农村无论大小事情,动辄请客送礼,相互攀比,让本该温馨的“人情味”变成不堪重负的“人情债”。黎平县政协以此为协商重点,推动文明村寨示范建设。永从镇中罗村将“改变农村动辄请客送礼陋习”作为“院坝协商”议题,反响良好。
黎平在开展“院坝协商”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广大群众议事能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中潮镇佳所村是省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在试点建设中,政协委员和群众把协商发挥极致,从村庄建设,到公共管理,从污水处理,到庭院美化,村民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献计出力。“院坝协商”促进了网格协商、邻里协商、干群协商,实现从“少数人说了算”向“大家商量着办”的转变。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院坝协商”42次,协商沟通了思想、凝聚了共识、集聚了力量,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有事好商量,商量有好事”的协商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政协委员和群众的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