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潘勇 梁雨
在从江县高增乡茫茫大山深处,有一个名叫占里的侗族村寨。
占里村位于从江县北部,距县城19公里,全村共191户814人,国土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走进占里,但见村寨四面环山,林海茫茫,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完好,侗家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鼓楼花桥交相辉映,蕴涵着底蕴厚重灿烂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让外人津津乐道的是,占里人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执着理念,和创造出来的奇迹,令世人惊叹。为此,占里村先后被授予“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2年入选“中国景观村落”,2013年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2014年名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榜单,2018年成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入选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春暖花开时节,带着久仰与“探秘”的心情,我们特意走访了这个“神秘”的侗寨,期望能从占里村神奇的史事和传说中,追寻占里的发展脉络信息,获知占里人数百年来自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些相处之道。
迁徙落寨 鼓楼定规
据占里村世代相传的侗族古歌叙述,洪武年间,生活在广西梧州一带的占里侗家人为躲避战乱,在占里先祖吴占、吴里两兄弟的带领下,从广西梧州出发,沿都柳江溯江向贵州境内进发。进入贵州后几经艰辛辗转,最后在从江县高增乡境内的一个叫着“鉴”的地方落寨。这里处处是深山密林,路远偏僻,而且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从此占里人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造田,逐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占里人为了感恩先祖吴占、吴里,便以兄弟俩的名字作为寨名取名“占里”,沿用至今。
搬迁到“鉴”落脚建寨后,占里村的日子逐渐安稳富足起来。转眼到了明末清初时期,人们发现村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与这里有限的土地、生态等资源严重失衡,生产生活条件显见恶劣起来。如何解决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人地之间的矛盾,成了占里一些智者思考的问题。
据占里老人叙述,当时村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寨老名叫吴公立,他在自己九十大寿宴席上给前来拜寿的村民唱了两首自己编创的侗歌:“江山是主人是客,树木江山永不灭;人来人往生命短,莫把江山惹不悦。”“祖祖辈辈住山坡,没有坝子也没河;种好田地多植树,少生儿女多快活。”席间,吴公立老人向大家倡议:占里村的耕地最多只能养活700余人,要想维持现在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就要控制好人口的过快增长。
侗族自古就有“先有鼓楼后有寨”之说,鼓楼不仅是侗族建筑文化的标志符号,更是一个寨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场所,大小事情都在这里商议解决,因此在侗家人的心中,鼓楼是一个极其庄严神圣的地方。在吴公立老人的主持下,全村寨老(60岁以上的男性老人)集中到鼓楼内进行“鼓楼议事”,大家围绕占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问题进行商议。经过讨论,最终形成统一意见,产生了占里村寨管理的六条寨规:一对夫妻只生育一对子女;严禁滥伐山林树木;严防山林寨火;严禁偷盗;严禁赌博吸毒;严禁行贿受贿,公正断事。
传歌教化 盟誓表决
侗族是一个没有本民族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为了把鼓楼议事形成的六条寨规让全村每个人都知晓,吴公立老人发挥自己作为歌师的优势和智慧,将六条寨规编成了六首侗歌,后人统称为《劝世歌》。歌词为:一对夫妻一对崽,多生更是麻烦来;男难娶来女难嫁,孤独终老自伤怀。山林树木不乱砍,砍一罚十自遭殃;祖宗留下铁规矩,牢记心中才不慌。山林寨火要盯紧,大人小孩记在心;防火时时不松懈,免得财产被人分。全体老少莫偷盗,偷一罚十罪不轻;偷少罚银五十两,盗多全家逐出村。吸毒种毒款不容,沾上赌博易变穷;赌毒本来是祸害,远离祸害最光荣。依款行事遵守好,莫拿钱财送寨老;寨老端碗要公平,亲朋好友不烦恼。
由于吴公立老人编创的六条寨规侗歌押韵易学,优美动听,很快在占里传唱起来,大家心里产生共鸣,从此世世代代传唱了下来。
占里的老人们深知,仅凭《劝事歌》传唱很难保障全村人人都能自觉执行《寨规》。为此,占里的寨老们又通过鼓楼议事决定以盟誓的形式,把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一和八月初一作为占里村的盟誓节(也就是占里先祖迁徙的日子和到占里建寨日子)。在过节的当天,全村男女老少面朝当年先祖落寨时用石块垒砌的落寨纪念台,由德高望重的寨老向众人口述占里先人迁徙的历史后,参加活动的所有人对着纪念台唱起寨规《劝事歌》,以表明自己将永远牢记祖训,遵守寨规。随后,村里尚未生育孩子的新婚夫妇在祭师的引领下围着纪念台唱歌起誓,表明自己遵守一对夫妇只生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祖训。此后,纪念台又称“盟誓台”。
几百年来,盟誓节成为占里村最为隆重的节日,《劝事歌》这一独特的寨规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了每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据考证,数百年来,占里村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社会治安村民自治的典型范例。2021年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统计,占里全村的人口数为814人。500多年全村人口净增长为114人!而且通过比对研究发现,增长原因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长寿助推了占里村人口数量的“增加”。
独创秘方 奇药奇井
占里村的寨老们知道,寨规明确一对夫妇只生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说起来容易实现却很难。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事关巩固《寨规》权威和今后长期执行下去的大问题。由此,经过数年的摸索配方研制,一副名叫“换花草”的神秘生育药方在占里村出现。村里的寨老们鼓楼议事后规定,选定村里一位善良守信的成年女性掌握这一秘方,待其年老后,其再物色一位女性传授秘方接任“药师”一职,且秘方传女不传男,对外更是秘而不宣。
据占里村的人说,第一次服用“换花草”时,都是在深夜到寨中的“男井”“女井”取这两口古井的水熬煮,要生男孩取男井水,要生女孩取女井水。坐落在占里寨中的这神奇的“男女井”由两口井组成,俗称“榕树井”(又名“七两井”),两口井一左一右并行排列,间距约4米,左边的井为男井,右边的井为女井,即男左女右。不知是“男女井”水的神奇,还是“换花草”确有奇效,占里侗寨一对夫妻只生育一男一女的现象已经延续近几百年。
世居这里的占里侗家人,根深蒂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造就了这一方山清水秀林木葱茏的良好生态环境,富足了山里的人家。数百年来,淳朴勤劳善良本分的占里人,在这方“世外桃源”里安居乐业繁衍子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彰显着占里人先知的智慧。
如今,占里已经成为从江县一处独特的旅游景点,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当地盛产的香禾糯、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给占里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似锦前程。我们相信,占里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