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明
2022年,黄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盘棋布局、一张图谋划、一体化推进,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培育和文明实践工作,着力弘扬时代新风,着力培育时代新人,为实现黄平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厚植道德沃土 凝聚榜样力量
一年来,黄平县以培育选树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主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2022年 ,黄平县2人上榜“中国好人”,1人上榜“贵州好人”1人上榜“新时代的贵州人”。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举办了2021年-2022年度感动黄平人物表扬大会,评选表彰了16名“最美人人物”,推动形成文明和谐、积极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拓展文明实践 壮大志愿力量
文明实践,阵地先行。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2022年,黄平县整合阵地资源,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域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文明实践所11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156个。2022年全县注册志愿者44900余名,累计志愿服务长达469866小时。如今,黄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成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
突出为民导向 共建幸福黄平
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2022年,黄平县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着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造老旧小区3个,配套整治周边背街小巷整治20条, 新增停车泊位1000 个,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该县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核心,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以点带面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拥有1个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文明村;拥有省级文明村镇12个、文明单位8个、先进单位5个、文明家庭2个、文明校园1个;拥有州级文明村镇23个、文明单位24个、文明家庭1个、文明校园8个;命名县级文明村镇108个、文明单位14个、文明家庭22个、文明校园20个。全县上下掀起“人人共创、人人共享”的文明创建热潮。
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倡导文明新风。黄平县全力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健康生活等文明新风尚在山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扎实推进文明祭祀,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县文明委推深做实“厉行节约·浪费可耻”行动,向全社会发出“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
营造健康文明、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县精神文明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推进诚信建设评选活动。打造诚信示范一条街,命名诚信商铺10家。
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目标,黄平县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乡风文明系列评选活动,评选文明卫生户368户,“文明家庭”108户,“慈母”88人,“贤妻”62人,“孝女(好女儿、好儿子)”60人。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
通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向国旗敬礼”“童心向党”“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重点工作。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了奋进力量、引领了时代风尚。新的一年,黄平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