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3月23日

“象”住的地方

—— 神奇美丽西双版纳走笔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田清 杨峰

西双版纳,热风热土,神奇美丽。

这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这里有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温暖之旅,有热带雨林代表性植物望天树鹤立鸡群的千年守望,有各世居少数民族多彩灿烂的文化风情……

走进新时代,成立70周年,西双版纳奏响“一城两区”建设主旋律。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建设日新月异,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生态绿洲

西双版纳之美,美在雾霭,美在生态,美在热带雨林……

这里有我国保存最完好、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片雨林中,动植物资源富集,享有“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等美誉。

走进热带雨林,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奇观和生命现象清晰呈现眼帘,充满灵性的野生世界让热带雨林在无数次动与静的相互更迭中变幻出迷人的风景。

各民族村寨依山傍水,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滇南特色、边地风格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风情。

当下,嘹亮的“生态立州”畅想曲在这片滇南热土上阵阵回响——

西双版纳在全省率先建立森林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全国开创性建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和自然保护工程。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20多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2.2%,森林覆盖率达81.3%,大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西双版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荣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西双版纳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走生态高效产业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胶园、生态茶园、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建成中国最大珍贵用材林基地,着力推动橡胶、普洱茶、傣药南药的精深加工,大力培育壮大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信息及现代服务、清洁能源等6大生态产业。

西双版纳把“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民族传统朴素生态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让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雨林文化、普洱茶文化、傣医药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等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焕发出新活力,呈现出诱人的美好前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最美森林”“全国美丽山水城市”“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一项项闪光的殊荣,彰显着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成果, “魅力西双版纳”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和谐家园

西双版纳之美,还美在多彩迷人的民族风情。

在西双版纳这方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园里,傣、汉、哈尼、基诺、拉祜、布朗、瑶、彝等13个世居民族创造了厚重、多彩的民族文化,充满着鲜明的南疆特色,凸显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洋溢着瑰丽的民族风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举全州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民生持续改善、发展动力增强、民族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创建、民族事务治理“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升级版。已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9个教育基地、14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集体、7名个人分别受到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表彰。2016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2023年1月,又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里的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幸福之歌。

开放热土

蜚声中外的西双版纳,神奇热带风光、多彩民族风情,成为中外游客永久珍藏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怀。

近年来,西双版纳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被誉为“东方狂欢节”——泼水节的影响力,推出“勐巴拉娜西”“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会等一批高水准、高规格的旅游演艺产品。突出热带雨林特色,充分挖掘丰富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文旅康养、休闲观光、研学游学等旅游产品,推动了旅游业健康发展。

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再度火爆,数百万游客涌入这片热土。旅游景区景点满员接客,歌舞表演座无虚席,宾馆酒店食宿率高居不下,外地旅游大巴紧急援助跑团……仅春节期间,西双版纳州接待游客271.75万人次,同比增长554.51%。

最近,西双版纳出台了全域打造闻名世界森林公园和康养旅游名城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突出景洪国际旅游中心地位,以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全季型国际旅游目的地、边境跨境旅游示范区“两地一区”为发展构架,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世界旅游名城。推进文旅商康农茶林融合发展,实现从单点式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传统旅游向多业态旅游转型、三产发展向一二三产融合叠加转型、旅游商品开发向创意商品转型、消费单一化向消费全面化构造转型、传统服务向智慧化服务转型。建设以热带雨林为依托、以康养旅居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医、宜养、宜业、宜学的国际康养旅游胜地和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这是一片开放的热土。

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西双版纳全境,如一条纽带,将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紧紧连在一起。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966公里。全州有6个国家级口岸,10条边境通道,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公水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自治州,也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中老铁路经济带的重要前沿窗口。

当下,西双版纳州正以饱满热情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突出开发和开放两大主题,推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中老铁路经济带,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推进勐满国际橡胶产业园建设,扩大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口品种目录,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进口产品落地加工转换;加快“三出州四出境”公路通道高速化进程,实现口岸与口岸之间互联互通、高效连接;全面推进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互动,实现产业互补,联动发展。

走进西双版纳各个边境口岸,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出入境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经济发展如火如荼,边境贸易回暖向好。

热土西双版纳,旅游产业生机盎然,开发开放活力无限!

--> 2023-03-23 —— 神奇美丽西双版纳走笔 1 1 黔东南日报 c212790.html 1 “象”住的地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