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和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回答了“当前形势怎么看、应对变局怎么办、经济工作怎么干”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施秉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聚焦“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按照州委书记、州长安九熊到施秉调研时的指示要求,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推动中央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抓实抓细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力以赴谱写施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是坚定不移抓项目、强支撑。坚持项目为王、投资为先、落地为要,围绕“三资”回答“三问”,加大项目招引促建力度,切实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挖政策“富矿”,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五大政策”取向,持续抓牢“三个文件”及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机遇,最大限度争取支持。立足县情实际,用好用足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加快完善新红和桃子湾园区配套设施,有序推进七里冲原恒盛冶炼厂区盘活,全力招引承接产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做好服务保障,县级领导靠前指挥、带头冲锋、联系包保,推动项目招引落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在建项目按期投产、建成项目达产丰产。
二是坚定不移兴产业、促发展。充分发挥施秉的比较优势,重点围绕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生猪、魔芋三大产业,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通过先进管理、先进设备、先进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种子种苗的培优提产量和品质,同步推进精深加工,做好“土特产”文章,做优做强产业链。
聚焦“六大突破”、落实“六个抓手”,围绕产业资源、生态民俗特色等深挖潜力、拓存创增,千方百计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持续实施“四大行动”,做实旅游宣传营销,以旅游带动商贸、住宿、餐饮等行业加快复苏。
三是坚定不移保民生、夯基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开展乡村庭院美化、移风易俗倡导和乡村法治教育普及“三大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聚焦群众“安危冷暖”“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短板,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
四是坚定不移防风险、护稳定。全面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坚决做到“三个更好统筹”,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十五条”和省60条、州68条硬措施,深入推进“打非治违”行动,强化自建房、交通、消防、旅游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严格履行处突维稳的属地责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公共安全事件联动处置等机制,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金融、政府债务等风险,推动完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三条红线”,执行“三线一单”管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筑牢施秉“两河一江两山”生态安全屏障。
五是坚定不移转作风、提效能。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夯实党的组织基础,精心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落实《2022年贵州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要点》精神,从严从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深化为基层减负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