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予涵
春风拂绿,万物生长,春意正当时。热爱绿化美化城市的市民,5年前在通吕运河绿廊栽下了500棵樱花树。昨天,樱花树迎来了它们的主人前去探望。(3月26日《江海晚报》)
对于树木认养,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园林绿化维护制度,树木认养旨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植树护树,有效拓展城市造林绿化的管理方式,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同时也是对政府部门绿化工作的有益补充。可见,树木认养好处多多,应当大力提倡。
树木认养是一种情怀。树木是大自然生命力的象征,通过树木认养,让市民对城市绿化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了植绿、护绿、爱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每一位加入树木认养行列的市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情怀,那就是期盼家园更加美丽,他们从养护一棵小树苗做起,守护城市绿水青山,尽自己的力量支持着城市绿化建设。而每一棵认养树木的背后,也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见证了广大市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
树木认养更是一种担当。认养树木,观念先行,认养的是绿树,保护的是环境。虽然树木认养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一改过去在特定节日里的纯义务性劳动,把树苗一栽了之的“短期行为”变成一种长期的责任,将关注城市绿化、保护生活环境的理念深植心中。此外,从“认”到“养”的过程中,也凸显了责任担当,树木浇水、除草、施肥、培土,都需要坚守认养初心,履行认养义务,这其实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为建设宜居城市助力添彩,体现了广大市民积极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总之,认领认养的不仅是一棵树木,更是一份情怀,一份责任担当。希望更多的市民从自身做起,主动认养树木,以实际行动支持城市绿化建设,共同呵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做一名光荣的“护树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