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莎) 今年以来,洗马河街道多举措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
以多部门联合整治,破解力量配合“散”的问题。针对辖区主次干道、人流量密集路段、“严管街”等重点场所,提高工作标准,加强巡查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行动。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专项整治重点,与市级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从源头治理,切实做到整治一项、巩固一项、管好一项,使城市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长效化。今年以来,开展整治行动2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500余份,整治乱堆乱放11处。
以多渠道信息收集,破解问题发现“迟”的问题。为切实方便辖区居民反映诉求和心愿,街道深化创新建立居民“码上办”平台,群众随时可以通过“码上办”小程序或用手机扫一扫张贴到楼道的“码上办”二维码反映环境卫生问题。街道收到群众的问题后,第一时间派发相关人员办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答复群众,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同时,街道通过“坝坝会”、入户走访、电话反馈、定点登记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对城市治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办结。今年以来,收到居民反映问题8个,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以健全的指挥体系,破解工作处置“慢”的问题。为保障工作传达时效、调度有效、整改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建立“街道指挥所+社区(村)指挥站+网格队”三级创文巩卫指挥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区域谁整改,充分发挥履行好统筹、协调、调度、推进、考评等职责。同时,为督促整改问效,成立督查组,按照创文巩卫标准,每周督查辖区各项指标问题,并要求限时整改,将整改工作压细、压实。目前,设置1个街道指挥所、5个创文巩卫指挥站、14个创文巩卫网格。今年以来,整改通报问题28个。
以全民参与共治理,破解责任落实“弱”的问题。充分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将辖区5个社区(村)细化为32个单元网格,通过打造网格监管“一张图”,实现“网格化划分、精准化管理、常态化运转、责任化落实”。依托“周三有约”“周末出旗”、在职党员“双报到”等机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引领推动全民积极参与助力基层治理,充分展现凯里“全国文明城市”良好形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