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4月04日

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 齐振松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感恩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孩子若常怀感恩之心,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不会感恩,必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感恩对于社会是培育之恩、回馈社会的回报,而对于家庭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情,这正是爱国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然而,现代社会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付出,也不知道回报,而习惯于接受。据中新网对家长们的粗略调查发现,约有七成的中学生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的甚至无法沟通,有六成感到子女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据某中学学生情感状况调查,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由此可见,在少年儿童中有不少人缺少感恩意识。

松下幸之助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绝不只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简单回报,更是大学生的一种责任意识。感恩不是简单地在感恩节举办个感恩活动,而是要让它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所以,培养孩子学会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

如今,青少年感恩缺失已经造成人格和道德的缺陷,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教育青少年增强感恩意识要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儿童学会如何感恩。尤其是父母等长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带动、感染孩子,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教会他们对别人报以微笑,学会乐于助人,帮助孩子塑造一颗感恩之心,从而在受恩于人之后,常怀报恩之心,并力所能及地报效他人,回报社会。

--> 2023-04-04 1 1 黔东南日报 c213718.html 1 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