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朝德) 2023年以来,黄平县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多途径全方位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突出掀起法治宣传教育热潮,取得了较好的普法宣传效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突出政法机关大走访开展入户宣传。今年以来,为持续开展好“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深入推进大走访常态化,黄平县政法机关干警积极开展入户走访,通过召开院坝会向群众讲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矛盾纠纷处理、防盗、防火、户籍业务等知识,结合真实案例进行现场分析解说,向群众介绍各类网络诈骗的特点、危害及犯罪分子惯用的伎俩,提醒群众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手机号码及各种验证码等信息,并不要轻易转账。在入户走访中,干警们访民情、察民意、排民忧,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务,与群众亲切交谈、拉家常,积极宣传民法典、法律援助、公证、命案防控、非法集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未成年人保护、婚姻家庭纠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把各类法律法规送到农户家里,确保政法大走访活动走深、走实。
突出全县村级全覆盖宣讲开展普法宣传。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命案防范,构建和谐黄平、平安黄平,由县检察院牵头,联合县法院、县司法局3家单位组成6个宣讲小组,分别到全县11个乡镇155个村(居)、社区全覆盖开展命案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宣讲,主要围绕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纠纷和民法典等进行宣讲普法,使村居“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代表、驻村工作队认识到命案防控的重要意义,引导好村“两委”成员当好法治宣传教育普法工作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截至目前,共完成了117个村居的宣讲。
突出春季开学“送法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为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强中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着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法治的校园环境,为进一步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法治宣传教育作用,全县各乡镇司法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深入辖区中心校、中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在全县掀起了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活动热潮。在法治课上,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结合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介绍了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教育同学们遵纪守法。树立讲文明、懂礼貌、明是非、遵法律的新风尚,引导学生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突出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普法宣传。为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平台优势,全面构建“互联网+”法治宣传,探索和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智能化普法宣传,黄平县经过认真筹备和精心策划,于2023年2月正式推出“黄平普法”微信公众号并开通上线。同时,县普法成员单位也通过自身单位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方式,适时将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动态进行向外发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或视频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送国内法治新闻、普法宣传活动,并适时推送与公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真正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广大公众贴身的“法律顾问”,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和接受智能化的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
突出学习雷锋日和“三八”妇女维权月开展普法宣传。为大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全县各部门积极参加深化“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先锋”暨“全民学雷锋·共建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和“三八”妇女维权月宣传活动,各普法成员单位组成法律志愿服务方队,通过现场宣誓、示范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普法宣传活动。黄平县法律志愿服务队在县文化广场设立宣传服务点,通过开展现场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读本和宣传品,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向过往群众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黄平县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普法宣传形式,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构建法治黄平、平安黄平的基础性作用,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下一步,黄平县将再掀起一轮全县155个村(居)一村一法治顾问“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宣讲,通过不断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全县农村“法律明白人”的法律水平和法治观念,再次引导“法律明白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动自觉,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和化解农村基层社会发展改革稳定中遇到的各类突发情况,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