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艳平
阳春三月,岑巩县龙田镇,油菜花开得正盛,满地金黄为农家人带来了春天的幸福感。吃过早饭,晏远菊便骑着电动车来到龙田镇龙溪村川洞坝区沟渠修复现场,一边检查修复情况,一边交代工人注意事项。
今年,晏远菊新添了一个身份——贵州省“最美劳动者”,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把荣誉当作对自己的鼓励,更加努力前行。
晏远菊是龙田镇兴龙村党支部副书记,也是一名致富带头人。近年来,晏远菊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积极谋划村级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带动3名农户成为种植大户,每年带动800余人次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成了当地带领群众致富的“鸿雁”人才。
兴龙村是由龙田村和路溪村合并而成的集镇大村,全村有27个村民小组,694户2887人,集镇街区的村民多数经商,其余群众或外出务工,或以种植水稻、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为主。2015年以前兴龙村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几乎为零,在家发展农业产业和当“股民”是当地村民不敢想的事情。
2015年,晏远菊任村委会副主任的第3年。为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主动在数年不变的局面中寻求变局,在变局中寻求突破——加入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大军行列。
初次创业晏远菊心里也没底。于是,她选择与人合伙发展100余亩制种水稻,得益于县、镇技术专家的指导和公司的全流程服务,当年收获纯利润1万余元。“半年时间不到,产值便能上万元,技术、销路也有保障,最重要的是能带动老百姓就业,这个可以放心做。”晏远菊默默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也下定决心继续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
这一干便是7年,晏远菊从一个“创业小白”变成了镇上有名的致富能人。制种产业也从当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200余亩。7年来,带动3名党员加入村合作社并发展成为种植大户,个人每年带动800余人次就业。同时,带动大户从合作社流转200余亩土地制种,让当地的村民当上了“股民”,让村集体经济富了起来。
致富不忘感党恩,幸福不忘老百姓。晏远菊始终记得自己创业的初衷。2022年重阳节,她为村里的高龄老人送去了棉袄,一边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一边告诉大家在家创业也可以有好前程。
今年3月,在县妇女联合会的推荐下,晏远菊被州妇女联合会授予“优秀巾帼女性”称号,这是组织上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继续发扬美好品质的激励。
“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农民,主阵地在农村,我们要充分调动起农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乡村实现振兴。”晏远菊说,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接下来,将尽心竭力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