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4月16日

苗寨蝶变展新颜

—— 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军 通讯员 徐大荣 田浩呈

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依山傍水,景色迷人,一个极具乡土风情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苗族村寨。

穿过寨门,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跃入眼帘:“中国梦”“我宣誓”“党在我心中”……手绘一道墙,教育一村人。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村寨……饱含新时代文化元素的文化墙刷了新村寨“颜值”,更刷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画是村民自愿帮忙画的。”清水江村党总支邰石艳介绍说,村民吴国疆是美术专业的本科生,他结合村“两委”中心工作,主动请缨绘制文化墙,助力乡村文明建设,目前已画了十多副了。

漫步清水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串起一栋栋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绿荫如盖或果树成林,村民们坐在凉亭里、广场或农家小院门口,悠闲地拉着家常。

“刘书记,邰支书,快来坐坐。”4月12日,当记者和村支书路过黄任菊老人家门口时,她热情地招呼道。

黄任菊的院门两侧挂着两盆花,院子里干净整洁,有一棵叶茂枝繁的柚子树,墙边的花台上种了五彩缤纷的花草和绿油油的蔬菜,好一个温馨美丽的生态农家小院!

“因为黄任菊老人将小院打理的很好,去年村委会给她颁发了2022年度‘五好家庭户’。”邰石艳说,通过组长推荐,入户核查,2022年清水江村共评选了10户“五好家庭户”。

“有村委会的督促和指导,我们家的环境才这么好。”黄任菊感慨道。

黄任菊对面的何祖国家,同样也被评选为2022年度“五好家庭户”。

何祖国的家是个大院坝,院坝里建有猪舍和鸡舍,还有几棵琵琶树。走在院坝里,察觉不到一丝异味,犹如一个小小生态园。

“我要把家里的环境卫生保持好,让‘卫生流动红旗’留在家里。”何祖国信心满满地说。

为了培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家主动实施庭院美化行动,探索谁来干?怎么干?

清水江通过党员、村“两委”干部带头干,清理自家房前屋后乱堆放的废旧建筑材料、杂物等。

吴治华是一名老党员、老村干,家里有身患残疾的爱人和没有父母的孙子。一栋二层楼的小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每个季度卫生评比,他都获得“卫生流动红旗”。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村干,又是小组长,我不带头支持村里的工作,谁还跟着我们做。”吴治华平时忙于干农活的同时还不忘把家里收拾。

“保持家里环境卫生,除了自个住舒服,也是一个人的一片面子、一面镜子呀。”年轻党员杨启才说。

随后,清水江村动员了村组干、公益性岗位、退役军人等人员参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的氛围越来越好。

2022年来,清水江村通过“赛、比、评”发放卫生流动红旗,对乱扔垃圾的人“文明榜”进行曝光,在易倒垃圾点设立卫生环境警告牌和安装视频监控,通过管、防、奖、罚等方式,增强农民群众参与维护人居环境的自觉意识。

“其实我们做得也不多,主要得益于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创建,为我们改善了硬件。”邰石艳介绍,自2021年以来,清水江村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中,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和财政整合资金投入了1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建设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雨水沟、山塘整治、改厨改厕、庭院美化、房屋美化等改善人居环境项目。

“清水江村的外部环境卫生逐步向好发展了,下步我们将目标瞄准村民的室内环境开展工作。不仅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让整改村的面貌好起来、精神起来,改善人居环境‘改’的是村寨精气神!”邰石艳说,将动员全体村民行动起来,为乡村庭院美化行动做出清水江村的生动实践。

人居环境展新颜,将成为清水江村乡村振兴的一抹底色!

--> 2023-04-16 —— 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214633.html 1 苗寨蝶变展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