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秀成) 今年以来,榕江县科学谋划、精心统筹,各部门、各乡镇、村认真履职,突出“党建、宣传”2个引导,建强“部门、乡镇、村级”3个矩阵,自上而下梯次推动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突出党建引导,把握前行方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下发《榕江县加强基层组织引领移风易俗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移风易俗工作责任和婚丧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下发工作提示单,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深入压实各村第一书记责任,深化“寨管委”工作,狠抓党的方针政策在广大农村群众中的贯彻落实,规范引领“村规民约”崇德、崇善、向党向上,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往正确的方向走深走实保驾护航。
突出宣传引导,树立文明观念。研究制定《榕江县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操办酒席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一约四会”工作的通知》《榕江县全面推进婚丧移风易俗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合约食堂”建设 促进乡风文明的通知》以及文明祭祀、禁办“升学宴”“谢师宴”等倡议书,将移风易俗纳入每季度“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督查考核重要内容,用好“榕易谈”等文明实践品牌持久深入宣传。今年以来,榕江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进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达7060场次,教育群众29700余人次,线上制发移风易俗短视频16条。
部门矩阵联动,多路续航加力。榕江县印发《关于严格执行操办酒席报备制度的函》《关于进一步做好2023年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实施方案的函》等文件,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做好酒席报备和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今年以来,榕江县人大办牵头开展移风易俗领域专题调研,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6条;榕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酒楼食品安全检查和滥办酒席教育引导6次;榕江县民宗局制度化、长效化开展佛道教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榕江县司法、政法部门结合部门职能职责,排查化解婚恋家庭纠纷8件,开展法律法规宣传50场,联合巡回法治集中宣传4场,送法进社区2场,依法推进移风易俗。
乡镇矩阵跟进,抓好点面工作。各乡镇(街道)统筹乡村振兴各项基层工作资源,在抓干部教育管理、抓基层党员示范、抓文明新风培育方面主动作为。如,榕江县仁里乡积极选树典型,采取“一人一档”工作方法,深入挖掘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等多种类型的“身边好人”。又如,榕江县三江乡在大力推动“红白事”上下功夫,各村娶亲嫁女仅象征性收取一万元以下彩礼,“街坊礼”在100元以内,有效杜绝争阔斗富、攀比送礼等陈规陋俗。
村级矩阵落实,确保开花结果。各村“两委”、带头人、驻村干部认真践行初心使命,紧跟各级调度安排,因村而异,因人而动,久久为功,积极施肥浇灌,培育文明沃土,坚持种好自身的“一亩三分地”,确保移风易俗开花结果。除当好精神文明一线的建设者和执行人外,各村还充分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以及节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和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移风易俗积极性和参与度。如,榕江县兴华乡高排村在今年“3.8”妇女节组织村里100余名妇女同胞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做新时代妇女”主题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和趣味活动,吸引众多群众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