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奇勤)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黔东南农信紧紧围绕相关工作部署及一季度“开门稳”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采取“强化政银合作+创新信贷产品+持续金融赋能”发展策略,多措并举助力黔东南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截至今年3月末,黔东南农信各项存款余额841.1亿元,较年初增加65.94亿元,增速8.51%,各项贷款余额697.56亿元,较年初增加38.14亿元,增速5.78%。
强化政银合作,双向联动拟定金融服务方案。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血脉作用,黔东南农信主动融入16个县(市)人民政府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黔东南州各个县(市)资源禀赋优势,与政府联合行文,制定“多示范多样板”金融服务方案,不断深化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机遇,与“黎从榕”三县签订13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金融之力助推县域经济金融实现良性互动,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支持黔东南“桥头堡”建设。截至今年3月末,黔东南农信涉农贷款余额627.15亿元,较年初增加27.12亿元,累计发放1.33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黔东南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创新信贷产品,精准发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为着力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黔东南农信聚焦全州各县(市)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核心难题,依托“多示范多样板”中明确的主导产业和客群,因势利导创新信贷产品。如镇远农商银行聚焦“一种两养”产业发展规划,推出了“生物活体抵押贷”信贷产品;三穗农商银行聚焦“新市民”创业金融需求,创新推出“草市贷”信贷产品;台江农信联社聚焦“绿色普惠金融”,率先在台江推出绿色普惠金融“古屋贷”信贷产品,有效促进古村古屋文化与生态价值有效转化。在充分满足县域产业发展金融需求的同时,黔东南农信积极创新丰富线上贷款产品及活动,推动“客户线上化、业务线上化”,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便捷度。
持续金融赋能,减费让利助企纾困惠民生。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为扎实做好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黔东南农信以“普惠大走访”为抓手,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金融需求。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沟通,为企业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对贷款到期又临时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小微企业等客群,符合条件的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大力推广财政类贴息产品,积极申请央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帮助涉农、小微企业客户获得低利率贷款支持,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最大限度让利于客户。截至今年3月末,黔东南农信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54.45亿元,农民合作社贷款0.12亿元,累计投放205.8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