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4月22日

又到报京三月醉笙歌

□ 朱德槁

梦里时常浮现一个画面,漫山遍野的桐子花竞相绽放,把静谧的报京侗寨染成了淡紫色,悠扬的芦笙回荡在山谷间,鼓楼下的团圆舞姿轻柔妙曼,朵朵桐花恰似满天的繁星,与侗家灯火交相辉映,点缀着浩瀚的星河,令人驰往、魂牵梦绕。

前些日子,春雨连绵,冷风阵阵袭来,刺骨的寒意侵入体内,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冬天。今年的三月来得稍晚,大家对三月三的期盼却空前高涨,打开微信和抖音,各种宣传铺天盖地而来,已按捺不住心中的那团热火,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每天都在倒计时。各家各户开始洒扫庭院,置办新装、梳妆打扮,以全新面貌迎接节日到来;芦笙队伍在踩鼓堂不分昼夜反复排练、精心打磨,力求效果赏心悦目;莫嘎坡上歌声悠悠情意绵绵,耳熟能详的旋律、朴素有力的歌词,诠释了爱情最美好的模样。报京侗家人的热情就像蛰伏了漫长冬季的桐子花一样, 欲待喷薄而出。

不觉之间,我竟已离开报京三年,每次都是匆匆而来、仓促而回,总觉得意犹未尽,家成了旅馆,归人变成了过客,值得慰藉的是,每次回家,都有新变化。在我看来,报京侗寨是镶嵌在镇远古城最南端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心中的诗和远方。青山环抱、古树掩映,石井沿溪而立,公路绵延于四周,恰似彩练当空舞,又如玉带云中绕,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青石板铺就的“七十二台阶”贯穿整个村落,把侗寨一分为二,左边是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老寨,传统木屋化身一栋栋民宿星罗棋布,珍珠般散落在山腰上,站在凭栏处,侗寨美景尽收眼底;右边是浴火重生后的高歌前行,错落有致的红砖青瓦小楼浸透着温暖的色调,檐角向上轻轻翘起,像是美人靠上侗家姑娘的回眸一笑。屹立的鼓楼与莫嘎树隔空相望,许下约定,默默守护村庄的安宁。风雨桥上的精美壁画,写尽了侗族人一路走来的沧桑变迁。新与旧在这里相逢,美了容颜,更醉了时光。

三月是春天的最佳时月,三月三则是报京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头天晚上,大家都会激动得彻夜未眠,当天便身着盛装,吹奏芦笙、敲打铜鼓,侗寨处处人声鼎沸,成了歌与舞的海洋。三月三“播种节”与“讨葱节”两种传说其实并不矛盾,三月桐花吐蕊提醒不误农时不负春,葱翠欲滴意蕴爱情的纯洁无瑕,这是质朴的侗族人民在辛勤劳作之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折射出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而今,三月三不断丰富了它的内涵,更似一种生命的状态,用孕育书写出生命的张力与激情。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它是望眼欲穿的落叶归根,是久别重逢的热泪盈眶,是那一抹无法忘却的乡愁。

转眼已到三十而立的年纪,我离开报京又回到报京,再从报京出发,走了漫长而步履维艰的旅程,回头眺望,

发现遗失的过去只是放不下的执念,满目疮痍还夹杂着刻骨铭心的温暖与触动心弦的片段。或许,离别注定是今生的远行,故乡终要成为远方,而远方却成了故乡。纵然精彩短暂即逝,我也想与你在三月三相遇,留下最美的瞬间。

--> 2023-04-22 1 1 黔东南日报 c243019.html 1 又到报京三月醉笙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