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本英) 绿油油的庄稼地、整齐排列的育苗大棚、蓬勃发展的合作社,四月里的天柱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近日,在贵州泰广农业有限公司的黄精育苗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除草、施肥、喷洒农药……
据基地负责人龙开元介绍,该公司共有黄精育苗基地3个,总占地面积300亩,预计出苗3000万株。近年来,通过选优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强化技术培训、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到高酿片区种植黄精500亩,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长势很好,明年就可以采收了。”公司种植基地负责人杨宗禄说。
走进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着分拣、切片、烘干、筛选、打包。
“公司成立以来,通过成立中药材种植村级合作社、土地流转、加工生产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几年来累计销售额达15亿元,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带动3万人次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蒋晓俊说。
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药品流通批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大健康医药企业,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天柱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种植白及、黄精、钩藤等中药材品种,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形成了以育苗、种植、回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
近年来,天柱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发展思路,聚焦“万亩片”“千亩村”中药材全产业链,以“3年内发展中药材3万亩”为目标,采取“平台公司+企业+基地+农户”组织方式,在凤城、邦洞、高酿等17个乡镇(街道)创建林下中药材基地,打造包括黄精在内的“百草园”,重点建设国有林场将军坡、南坡哨和竹林镇油茶林3个万亩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
目前,天柱县发展林下经济可利用林地面积50余万亩,建成林下经济百亩村252个、千亩示范基地14个。近3年来,全县中药材实现产值达3.6亿元,带动2.4万人增收。
(备注:1亩=0.0667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