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龙煜 张远梅 摄影报道
近年来,锦屏县敦寨镇紧紧围绕“五大振兴”,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探索形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重“规划、环境、文化” 奏响乡村“乡愁曲”
敦寨镇重视规划村庄布局、土地利用、精品特色村寨,突出“一村一貌”“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有序引导农村群众集中建房,注重保护乡村田园风貌,着力构建农村生态体系。目前,该镇已全面完成了10个村(社区)的规划,形成了以雷屯为典型代表的特色田园乡村。针对农村居住环境不优、农户房舍功能不全、农民思想观念不新、农村治理措施不力等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对农户实施“五改”,即“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电”;对村寨实施“五化”,“即院坝硬化、屋檐沟硬化、联户路硬化、村寨通道硬化、村寨亮化”;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乡村美化物质要素记忆与非物质要素记忆相融合的理念,坚持“修旧如旧”,摒弃大拆大建,进行乡村房屋立面改造和室内居住环境改善,留住了“村韵”;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对村庄公共场所进行装饰,点线面推进美丽村庄和庭院建设,唤醒“乡愁”,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村寨,并有效促进了亮司阳戏、敦寨民歌、敦寨唢呐等一批县级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用“自治、法治、德治” 奏响乡村“文明曲”
积极引导各村成立村(组)务管理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贤会、村妇代会、村民兵连、村团支部等村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村(组)务管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群众生产、生活、饮食、风俗、家庭教育习惯引导工作,实行群众事、群众议、群众评、群众定,因情制规、因民制规,构建起以村党支部引领,各种村级自治组织为补充,共同致力于村级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的农村自治体系。构建村级法治体系,优化村级组织的治理职能,加强村级事务的规范和指导。在全镇10个村(社区)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明确建设规范和职能职责,对各类矛盾纠纷起到有效的预防和监管,在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同时,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法律力量、认知法律尊严、增强法律信仰;深入开展群众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文明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主动“亮德”,示范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积德榜”在全村流动展示,通过以“讲述、感悟、点评、评选、践行”为主要形式,实现“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同时,建立“村贤”联系制度,以乡亲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一批德高望重的“村贤”人士关注和支持家乡发展,在创业就业引导、矛盾纠纷调处、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借“旅游+” 奏响乡村“进行曲”
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统筹结合”原则,结合各村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历史文化和人情风貌,发展休闲采摘游、田园风光游等多种业态,全面拓展特色旅游业态。积极培育观光采摘、乡村休闲、体育健身等多元业态,探索出了一套“建设乡村旅游景区带三产、建设田园社区美家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促增效”的乡村发展新路,打造了“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踏雪”的四季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打造山地自行车户外比赛、户外休闲露营和休闲体验基地,推动自驾游、乡村游、采摘体验游等多形式旅游品牌打造;依托“运动新城·美丽敦寨”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推进旅游产业与大健康养生融合发展,进一步升级休闲旅游,推动旅游度假与健康食品、康体运动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