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石益远 吴宗海) “当前企业发展有没有遇到难题?服务企业的部门多久到企业开展服务?”近日,黎平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提示》,成立8个监督检查组深入企业开展明察暗访,压紧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靶向纠治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坚强纪律保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提升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通过制定监督任务清单,各监督检查组采取深入项目现场“嵌入式”监督、下沉工业园区“调研式”监督和走进职能部门“蹲点式”监督等多种方法,密切关注全县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以及质量关、安全关、环保关,进一步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
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主责主业,提出监督标准、制定监督台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强化问题整改,督促全县各职能部门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开展“助企访企暖心”活动,开展营商环境风险点大排查,针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问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优化营商环境核心在于服务,背后体现的是干部工作作风。各监督检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对县政务服务窗口服务质量、涉企服务意识、行政审批事宜“一体化”等制度规定落实,职责范围内不作为、慢作为、庸政懒政怠政以及助企服务过程中的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收费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让惠企政策直达企业、监督手段直指部门、服务质效惠及社会,着力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现在证件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办齐了,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好,我们个体户很满意。”该县洪州镇岩寨村个体工商户石庆伟在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向开展暗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表示。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县纪委监委还围绕涉企服务、部门履职、惠企政策措施落实等重点内容,制定优化了监督工作方案,调整监督重心,发挥“室组地”联动机制优势,通过“四不两直”的监督方式查找问题,经过“面对面”“点对点”方式及时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再利用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方式跟进监督,推动问题彻底解决,形成监督工作闭环。
2023年以来,该县累计开展营商环境干部作风专项督导检查20余次,收集问题干部作风问题16个,点对点督促整改完毕16个,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建设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