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04日

雷山县达地村:

一套“组合牌” 实现“三丰收”

本报讯 (通讯员 潘顺龙 杨慧) 为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雷山县达地水族乡达地村抢抓季节和市场,加强统筹规划、市场预判,打出一套“组合牌”,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和茶农的三方共赢。

打好出茶前基地管理牌,确保高质量出茶。采用理论与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为种植户讲解茶树追肥、种植、除草、修剪、采摘技术及管理方法,切实加强技术支撑,保障茶青质量产量。目前乡村技术人员深入各村、茶园基地开展技能集中培训67人次。

打好采茶民工牌,确保茶青及时下树。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形式加大对茶青收购标准及收购地点的宣传,及时发布最新采茶需求、收购价格和用工价格等信息,同时鼓励通过亲戚朋友相互带动。截至目前,通过村民微信群、茶青收购交流群发布茶青收购信息200余次,到村采摘用工205人次。

打好茶叶加工牌,确保下树茶青及时加工。目前可利用的茶叶加工厂为达地水族乡茶叶加工厂和达地村内合作社茶叶加工厂,占地面积分别为1200平方米、416平方米,共有生产流水线2条,可实现茶青全天加工。

打好茶叶销售牌,确保茶叶变“金叶”。全都公司和村茶叶经纪人、能人等10人外出浙江开拓市场,回访茶叶销售企业、老客户卖茶叶。目前村内已有“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户+经纪人”“公司+农户”三种带动销售模式。

打好统筹调度牌,确保沟通精准高效。积极组织企业、茶叶大户、茶叶技术员参加乡内开展的春茶采前准备工作。村“两委”积极针对收购、销售等多个环节进行18次工作调度,有效畅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

茶叶就是“金叶”,茶业基地就是就业基地,达地村茶叶下树、销售环节已带动就业81人以上,务工群众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为企业、合作社创收76万元以上。

--> 2023-05-04 雷山县达地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15917.html 1 一套“组合牌” 实现“三丰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