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廖倩 朱文熠) 近年来,碧波镇柿花村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优势,推动镇党委政府、镇乡村振兴办、镇村镇建设交通和生态环境服务中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部门高效联动,积极带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项目实施。截至2022年9月,完成了柿花村范家寨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项目,覆盖农户共90户39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0户45人,有效治理污水排放源头,切实改变了过去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象,增强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加大构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按照“一张网+十联户”的工作要求,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整治杂物乱堆乱放现象,开展庭院美化行动,同时每季度开展环境卫生评比,评选出优秀户和整改户,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环境卫生公约》,使群众相互约束、互相监督,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安居乐业治安美。政协搭台联动平安建设办、综治中心、村“两委”通过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扎实开展村寨矛盾纠纷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联动村干部、工作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以及志愿者开展走访入户,重点对交通安全知识、反诈骗、消防安全等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截至目前,政协委员走进农村基层开展普法活动共12场次,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
乡风文明风尚美。将“院坝协商”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多形式开展尊老爱幼、崇尚勤俭节约等宣传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培育文明乡风,营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最美婆婆”“巾帼奋斗者”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模范榜样作用,以点带面,营造文明乡风;立足群众需求,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丰富图书资源,推进全民阅读,切实提升群众阅读指数。鼓励群众通过投工投劳等方式共建文化广场,定期举办广场舞、旗袍秀、篮球比赛等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创业增收农民富。柿花村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引进稻田养蛙、柿花蔬菜基地、太子参种植等项目,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推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依托草莓、葡萄、无花果等精品水果打造自助采摘园,并与花诗园景区、柿花河岸农家乐建立一站式旅游线,打造生态旅游康养区,吸引游客相约美丽柿花,促进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