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08日

邦洞街道:

孵化基地引进首家企业解决就业150人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光昌 涂娟) “缝纫气模配件,组装玩具,都是手工活,还可以带回家做,一天能有120元左右的收入。”近日,在天柱县邦洞街道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贵州黔中服制有限公司,张翠柳一边缝纫一边高兴地说,她在这里上班感觉还不错。

贵州黔中服制有限公司是邦洞街道“党建联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引进的首家企业。

邦洞街道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利用邦洞社区闲置厂房,采取“1+11+N”模式,在邦洞社区高寨创建“党建联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开展技术培训,让群众家门口就业。“1”是邦洞街道党工委,“11”是邦洞街道下辖的11个村(社区),“N”是民营企业、经济组织、家庭工坊、灵活个体等。今年3月引入天柱县“巾帼”创业协会中的贵州黔中服制有限公司入驻。务工群众可集中务工,也可将产品带回家中制作,灯塔、三团、赖洞等村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庭院经济发展。目前,该公司订单加工的产品有气模、打火机、圆珠笔等。在厂里上班的村民有30人,领货回家做的村民有120多人。邦洞社区村集体增收3500元。

“村民早上送孩子去上学后可以回家组装圆珠笔弹簧盖,下午可以放下手中的活去接孩子放学回家,很灵活。”黔中服制公司负责人杨红说,村民在家里组装圆珠笔按重量算,4元一公斤,动作麻利的一天可以组装8公斤,家务事多做工时间少、动作不太麻利的一天也能组装5公斤。组装一天,村民们孩子读书的生活费就有了保障。

“我们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解决更多的村民就业。”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张玉平说。让各村(社区)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村级闲置资产和农村空闲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实现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经济收入的“双增”目标。

--> 2023-05-08 邦洞街道: 1 1 黔东南日报 c231256.html 1 孵化基地引进首家企业解决就业150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