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芳
近日,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组织召开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布置会及校园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布置会,并在辖区学校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活动。其中,“模拟溺水”这一演练环节,让同学们在切身的体会下,更能感受到溺水的危害性,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5月5日《南宁晚报》)
近年来,每到夏令时节,尤其是到了暑假期间 ,各地溺水悲剧就开始一幕幕地“上演”,有时一次溺亡一两个,有时甚至一次溺亡多个。可以说,每一次溺水悲剧的发生,必然会给逝者的家庭带来极大的悲伤和终生的遗恨。
虽然各地政府部门,包括社区、学校,每年都会大张旗鼓地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但由于在很多时候,“防溺水”安全教育只停留于口头“说教”上,而拿不出切实可行的预防举措,因而,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几乎等同于“纸上谈兵”,没有多大实效。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防溺水”教育方式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次,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通过“模拟溺水”的方式,让学生既真实地体验到了溺水时不能呼吸的感受,也体验到了溺水时的危险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此举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这种立竿见影的“体验式”防溺水教育,比起那些枯燥无味的“口头”说教,显然更有效果。可以说,“模拟溺水”也是一种最好的防溺水教育。
笔者衷心希望各地不妨多多借鉴、学习和推广“模拟溺水”的好做法,多些创新,多些妙招,让更多学生通过“体验式”防溺水教育,自觉做到远离江河、水塘、水库等危险地方,不再盲目下水,从而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
当然,预防“溺水悲剧”,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教会孩子游泳。社区和学校不妨利用暑期时间开设“游泳课”,让更多的孩子学会游泳技能,包括溺水自救、互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