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 军 通信员 田浩呈
春天的白岩山,草木翠绿,郁郁葱葱。
山路蜿蜒,崎岖不平,却无法阻碍人们探寻春天的决心!
近日,记者一路颠簸,上山采访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白岩山一组养牛专业户杨虎春。
在半山腰上,记者遇到了正在割草的杨虎春,他的小型货车上装满了青草,那是牛儿们的口粮。
“天气好了,我就把牛放养到山上;天气不好,我就去割草来喂。”杨虎春说。
记者跟随杨虎春来到他建在山上的牛圈,看到他的妻子正忙着粉碎草料。
牛圈里有10头大黄牛、1头小黄牛,3头大水牛,一匹马。圈里的牛都很干净,只是长得有些瘦小。
“廋点没关系,只要健康就行。”杨虎春信誓旦旦地说,三个月后都会变成肥牛了。去年春节前,因两头牛生病而亡,损失了一万多元,他心痛不已。
为了养好牛,杨虎春跟着兽医学习有关医疗知识,悉心照顾好每一头牛,现在对牛的发烧、感冒等简单病情也熟悉了,自己也能医治了。
杨虎春过去在外承包工程,收入还过得去。刚开始养牛时,他面临的难题是来自父母亲的反对。“养牛你是外行,而且成本大,担风险,还不如承包工程。”
“不去做怎么知道不行呢!”杨虎春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养牛之路。
杨虎春养牛,一是不看好做了十多年的防水工程,二是得到了同村养殖户、党员潘秀齐的支持和鼓励;三是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
“如今单打独斗不好接工程了,有的工程做完了也迟迟结不到账。”就在养牛之前,杨虎春为了一万多的工程款,追了半年才到手,感到特别委屈。
于是,28岁的杨虎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回乡发展,趁年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杨虎春借到了闲置的养猪场作牛圈;在潘秀齐带领下,他熟悉了周边的牛马市场;在同学杨青帮助下,他懂得了如何选购好牛。
在大家的帮助、支持和指导下,杨虎春于2022年9月正式养起了牛。
半年多来,杨虎春买牛养牛,养肥出栏,开始熟络起来了。
如今,杨虎春的养牛事业有了小起色,在清水江村有了小名气,做牛生意的人早早地跟他预定了牛,出价比其他牛圈的价格还贵上一些。
谈到未来,杨虎春有着无限憧憬。希望新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养牛场,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把养殖事业做大、做强。
当前,清水江村致力发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杨虎春正通过勤劳的双手,闯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助力乡村振兴。
杨虎春说,年轻时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是每个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