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小燕) “从大山沟里搬进县城,居住环境变好了,孩子步行几分钟就能到学校,再也不用翻山越岭、爬坡下坎了。”近日,在岑巩县第四小学接孩子放学的肖昌付开心地说。
以前住在村里时,肖昌付的两个孩子上学需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上学,山高路远,孩子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同时,由于两个孩子都还小,夫妻俩不放心让孩子单独在镇上读书,只能由妻子在镇上租房接送两个孩子上学,肖昌付外出务工挣钱养家。妻子挣不到钱不说,还要支付每月2000多元的房租,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6年,肖昌付一家在政府的动员下,积极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大有镇和平村搬迁到岑巩县亚坝安置点。
政府的后续扶持政策很好,安置点就建在工业园区内,孩子从上幼儿园到读初中,学校就在旁边,就业也可以在园区及附近做些泥水工,接送孩子上学都方便。肖昌付和妻子在广州打工,夫妻俩每个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经济富裕了,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两年县里对我们安置点的学校进行了重点建设,县四中和四小都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学校,孩子转到这里上学以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接触的新鲜事物多了,孩子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了,我们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未来和希望。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谈及搬迁后的生活,肖昌付感慨万千地说,“走进新时代,赶上新生活,感恩共产党,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一定会改变父辈过的穷苦生活。”
据悉,“十三五”时期,岑巩县共计完成县内搬迁安置4174户18513人,其中有幼儿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3145人。
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教育保障工作,岑巩县在4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周边配套建设了县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县第四小学、第三小学、第四中学等共计5所学校,新增学位3200余个,并依托安置区周边原有教育资源综合保障搬迁子女就学需求。
此外,岑巩县结合全县打造区域高质量教育高地规划,对易地搬迁安置区学校进行了重点建设,全县优质教育资源优先向易地搬迁安置区学校倾斜,易地搬迁安置区学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搬迁子女升学率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