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17日

黎平县: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富勇) 近年来,黎平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在组织建设、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

建强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核心作用,以深化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活动为契机,采取清单化定责、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责的方式,建立330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联系党支部321个,经常性开展联系服务活动。建立完善县级领导包乡联村、乡镇班子成员包村挂组、帮扶干部驻点入户责任制体系,明确38名县级领导包乡攻坚、169个帮扶单位包村帮扶、234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户解忧,推动力量向一线聚集、资源向一线配置、压力向一线传导。聚焦基层党建短板弱项和改革创新重点,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工作交流制度,通过看产业发展、看基层治理、看项目建设,使参赛人员在“擂台比武”中对标优秀、查找不足,进一步创新思路用心谋、创新举措找不足,不断激励村级党组织书记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转变观念,有力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战斗力。

育强人才,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双百计划”,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田秀才、土专家,新建“名人才”工作室37个,实施“师带徒”带动培养青年后备人才423人。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依托东西部协作和单位定点帮扶机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培育乡土人才、职业农民1200名,培训各类人才2800人次,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600余人次,切实提升村干部和乡村人才引领发展能力以及服务群众水平。同时,以“新媒体+产业”为主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引育”工程,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电商人才的创业扶持力度,培育出“电商达人”吴正宏、“韭菜西施”金道敏、“村姑阿香”张国丹等一批网红带货达人,带动300余人就近就业。

做强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按照“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目标,大力推行村社共建、村企合作、返租倒包“新三变”模式,采取土地入股、经营权入股、现代农业设施入股等方式,培育建成产业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等新型产业经营主体321个,推动285个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795名村干部担任合作社管理层。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利用我县天然的森林优势,大力发展仿野生天麻、黄精、灵芝、石斛、钩藤、茯苓等林下经济作物。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方案”,大力实施黄牛、葡萄、茶叶、油茶等种养殖特色项目89个,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多业互补、多点支撑的产业增收体系,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 2023-05-17 黎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16931.html 1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