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勇 吴玉富 王希子) “金花开,银花开,金银花开幸福来。”当下,金银花进入盛花期,迎来了采摘季。笔者走进锦屏县大同乡八河村金银花种植基地,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面而来,村民们眼疾手快,正忙着采摘、装篓,欢声笑语在山间此起彼伏。
八河村山高林多耕地少,不适宜发展传统农作物种植业。为充实群众“钱袋子”,2021年12月,当地引进了耐低温、易管理的金银花50亩进行种植。
金银花引进来后,如何保证金银花能增产、有去处、卖得好?大同乡逐步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转型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群众增收增添了一条新路子。
“我们年纪偏大了也去不了哪里,现在合作社叫我们来采摘金银花,一天还能挣100来块,我觉得很好。”大同乡八河村村民龙锦秀和村民们一大早就步行到基地,开始一天的采摘。
像龙锦秀这样在家的农村妇女,以前一年四季除了务农,几乎没有其他收入。现在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中又有了新招。
“我们种植的属于四季金银花,一年可以采摘3次,一次采摘的时间持续10多天。采回来的花当天烘干,然后直接打包发往河南的制药公司,同时也分拣出优质的花用来罐装零售和展销。”大同乡八河村村民委副主任杨玉兰说道。
近年来,大同乡锁定“一种一养”的目标,主动将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当中,以发展种养特色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千亩桃园、百亩花椒,50亩金银花,120头肉牛、200箱中蜂、100头梅花鹿等传统与新型种养产业在大同乡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