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忠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务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经验总结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为当时“进京赶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引领。今天,我们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三个务必”的思想号召更是振聋发聩、恰逢其时,为奋进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前进方向。“两个务必”的提出,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更包含着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全党同志必须要坚守和践行“两个务必”,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确保了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时隔73年,在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的号召,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赶考之路上向全党提出的时代要求。
二、“三个务必”是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着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坚持“三个务必”是对党百年来艰苦卓绝奋斗的深刻总结,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更新、更高的政治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赶考之路上面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一定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体现了我们党重视规律和改变历史规律的政治自觉和历史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善于聆听人民心声、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理论创新的坚定担当。“三个务必”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不仅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巨大风险挑战,也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没有理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没有理由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韧性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三、“三个务必”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能够绝境重生、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获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勇毅前行、一往无前。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步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已经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路,我们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畏艰难,敢于攻坚,一步一个脚印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前进。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公认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艰苦奋斗,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面对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艰巨的任务,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全力办好自己的事,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还将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和问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既定目标前进,确保继续前行之路不偏向,才能永保红色江山不变色。面对新矛盾新挑战,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经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不断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透过艰辛历程,追寻历史启迪。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不断斗争中发展和壮大的。一百年来,无论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用顽强意志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还是“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的抗美援朝战争;无论是面对大国的武力威胁和政治经济上的围堵,还是面对1998特大洪水、2003“非典”疫情、2008汶川特大地震和2020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一次又一次地迎难而上。正是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坚强力量,党和国家的事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前所未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任重道远、道阻且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除了顽强斗争,没有别的出路。只有依靠顽强斗争,才能战胜党内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等危险,确保党永不变色、永不变质、永不变味;只有依靠顽强斗争,才能克服危害人民根本利益、危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牢牢把握住我国发展主动权,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丢掉幻想、认清现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主动出击、敢于斗争,找到出路和生路,赢得未来和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个务必”的思想是辩证有机的统一,三者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系。“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我们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是党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思想前提。“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党坚守、践行初心使命和党在错综复杂形势中进行斗争的必然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我们党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高度警觉,是党坚守初心使命和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必然选择。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我们在困顿中踏上复兴之路,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向前,从追赶时代到与时代并行,再到引领时代开创未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屹立潮头历史展现。在奋进新征程上,我们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我们必须牢记“三个务必”,必须坚持和践行“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单位:黄平县委统战部)